在歷經完全沒有高階款的 Radeon RX 5000 系列後,AMD 總算在 Radeon RX 6000 系列推出真正意義上的旗艦級 GPU,甚至搭配自家平台組成大全套還有特殊加速效果。我們就來看看定價 US$ 649 的 AMD Radeon RX 6800 XT 是否有辦法打贏定價 US$ 699 的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架構解析
Radeon RX 6000 系列使用與 PS5、Xbox Series X 繪圖核心相同的 RDNA 2 架構,代號 Big Navi,最大的變革是在 L2 快取與 GDDR6 記憶體之間加入 128MB 的 Infinity Cache,目的與 NVIDIA Ampere 架構使用 GDDR6X 相同,都是為了加大資料傳輸頻寬。
相較於核心外部的 256-bit GDDR6 頻寬只有每秒 512 GB,Infinity Cache 基本就提供高達每秒 1664 GB 的超大頻寬,配合 Boost 時脈,還能讓瞬間頻寬擴增到每秒近 2000 GB。
除了 Infinity Cache,RDNA 2 架構首次導入專責處理光線追蹤運算的硬體單元,稱之為 Ray Accelerator 光線加速器,每組運算單元(CU)配置 1 顆,可提供超過 10 倍以上軟體處理光線追蹤的效能。
另外,第一代 RDNA 架構的 Navi 10 晶片只有 40 組運算單元,而 RDNA 2 的 Navi 21 晶片規模直接翻倍成 80 組,不過 RX 6800 XT 只配置了 72 組,內含 4608 個流處理器(SP)與 72 個光線加速器(RA),記憶體則是非常大方地給了 16GB,比 RTX 3080 的 10GB 大了不少。
能源效率方面,在同樣是台積電 7nm FinFET 製程的情況下,RDNA2 每組運算單元在同樣的頻率下,功耗僅 RDNA 的一半;若是維持相同的功耗,則 RDNA2 的時脈可達 RDNA 的 1.3 倍。
除了核心架構,AMD 還推出 Smart Access Memory 技術,透過 PCIe 規範中的可調整大小基址暫存器(Resizable BAR)功能,讓 CPU 能夠同時存取顯示卡上所有的記憶體,而非預設限制的 256 MB,減少 CPU 來回存取的週期,進而提高執行效率。
公版設計
RX 6800 XT 的公版設計看起來相當傳統,採用 14 層板 PCB,配置 15 相供電設計,外部使用 2 組 PCIe 8-pin 電源輸入。散熱器主體是布滿鰭片均熱板,使用石墨烯導熱,搭配 3 顆附帶阻隔環的軸向式風扇,也順應時代潮流支援低溫停轉機制。
結構方面,除了內側的鋁製支架,外部再以厚實的 CNC 鋁板包圍一整圈。整體長度比 RTX 3080 創始版略短,但厚度達到 2.5 槽。總重 1503.6 g 也比 RTX 3080 的 1354.8 稍重一些。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呢?還記得 RTX 20 系列的雙口瓦斯爐造型嗎?RX 6800 系列升級成三口瓦斯爐啦。
測試環境
- CPU:AMD Ryzen 9 5900X
- 主機板: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 散熱器:Thermalright Silver Arrow T8 搭配同廠 TF8 散熱膏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3600 16GBx2
- 儲存:Kingston KC2500 NVMe PCIe SSD 2TB
- 電源:Antec High Current Pro HCP-1200W
傳統遊戲與 Smart Access Memory 表現
從實測數據可以看到,Radeon RX 6800 XT 在一般遊戲與 GeForce RTX 3080 相比可說是互有勝負。WQHD 環境的贏面稍微好一些,即便落後,幅度也在 8% 以內。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刺客教條:維京紀元》、《眾神殞落》、《大地長征5》這些近期上市且獲得 AMD 技術支援的遊戲,RX 6800 XT 可領先 RTX 3080達 14% ~ 32%。
解析度提高到 4K 後,RX 6800 XT 稍微偏向劣勢,只有《維京紀元》和《大地長征5》表現較突出,分別領先 9% 和 13%。但其他遊戲落後的幅度大致分布在 5% ~ 12% 之間。
再來看到 Smart Access Memory,實測只有《維京紀元》、《極限競速地平線4》、《戰爭機器5》這幾款特定遊戲進步比較明顯,不過最誇張的是《維京紀元》啟用 Smart Access Memory 後,WQHD 環境還能額外增加 32% 效能,最終竟然領先 RTX 3080 將近 60%。
競技類射擊遊戲的情況比較複雜,RX 6800 XT 在 Full HD 和 WQHD 的《CS: GO》大幅落後 RTX 3080 將近 25%,其餘雖也有落後但幅度不大,倒是 Full HD 的《虹彩六號》領先 7%。然而在啟用 Smart Access Memory 後,RX 6800 XT 的效能大致都有進步,最多達 25%,唯獨 Full HD 的《虹彩六號》反而退步了 12%,還真是神奇。
光線追蹤遊戲效能
光線追蹤的狀況就真的慘不忍睹了,實際遊戲環境中,RX 6800 XT 表現遠輸給不啟用 DLSS 的 RTX 3080 達 20% ~ 40%,而 RTX 3080 再搭上 DLSS 就更不用說了,直接海放 RX 6800 XT。另外在 3DMark 新推出的 DXR 測試中,RX 6800 XT 甚至輸給 RTX 3080 將近 45%。
功耗與溫度
最後看到功耗表現,如同規格所述,RX 6800 XT 全卡滿載功耗約 300W,確實比 RTX 3080 略低一些。不過因為 RX 6800 XT 晶片的 7nm 製程密度相對高,運作時脈也很高,所以即便動用了 3 風扇,燒機滿載溫度還是高過 RTX 3080。
總結
AMD 的 GPU 落後 NVIDIA 長達 8 年之久,如今終於做出一款表現能和對手旗艦級匹敵的產品,還整合自家 CPU、晶片組優勢近一步提高效能,確實給對手造成不小的壓力,畢竟有競爭才會有進步,非常值得嘉獎。
可惜的是,相較 NVIDIA 兩年前就起步的硬體光線追蹤,AMD 雖然跟進了但表現並不理想,更遑論對手的 DLSS 已導入多款 AAA 大作, AMD 的超解析度技術卻仍不見蹤影,著實令人擔憂。
另一方面,NVIDIA 已著手在研擬自家的 Smart Access Memory 功能,畢竟這是來自 PCIe 規範既有的功能,而且並不限於 AMD 平台,也許應用在 GeForce RTX 30 系列後又是另一番光景。
總之,如果你主要玩《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或其他 AMD Bundle 的遊戲,那麼 Radeon RX 6800 XT 肯定是最佳解,不過很難買就是了。倘若,你正打算進入《電馭叛客2077》或其他支援硬體光線追蹤的遊戲世界,那麼還是乖乖買 GeForce RTX 3080 吧,現階段供貨狀況也比 RX 6800 系列穩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