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週銷量冠軍《戴森球計劃》生產線狂人必玩,整個恆星都是我的發電機 ☀⚡

ss_36242c2930a50355982a0da128f37e23e25a1047

 

看過某知名 YouTuber 影片的玩家或多或少聽過「戴森球」(Dyson Sphere),這是美國數學物理學家 Freeman Dyson 假想出的包圍母恆星的巨大球形結構,該結構可用來汲取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恆星能量輸出。如今第一款跟「戴森球」為主題的遊戲在上個月底發售了,且立即獲得玩家大量好評,《戴森球計劃》(Dyson Sphere Program)。

 

如果你是對《缺氧》和《factorio》等作情有獨鍾,擁有生產線狂熱的偏執系玩家,那你一定要來看看這款在上週獲得全球週銷量第一的《戴森球計劃》,它是由中國重慶柚子貓團隊所研發,乍看之下只是《Satisfactory》等作的模仿作品,但憑藉著獨特的「戴森球」系統和優秀的遊戲體驗,使它一夕間銷售數十萬套,成為了模擬玩家們的新歡。

 

001_DYSON

 

 

與《Factorio》相同的套路 但更方便更好上手

 

本作的遊戲循環其實相當簡單。基本上就是「蒐集→研發→建築→蒐集」的反覆循環,玩家將扮演一台伊卡洛斯機甲來完成一系列戴森球相關的科技任務。

 

遊戲中有著多達數十種不同的科技,玩家必須消耗各式各樣的材料和「矩陣」來研發它們,如果最終能將戴森球計劃全部研發完成,就算是成功通關。

 

002_DYSON

 

在最基礎的玩法上,與知名的《Factorio》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包含確保電網、建築設施和研究所、設計輸送產線等元素基本上都差不多,甚至還為了改善《Factorio》那不太方便的產線和鐵道系統,而設計了行星物流站,以及可以分類挑選貨物的分揀器等科技。

 

加上基本上沒有時間和戰鬥的壓力,所以難度也很低,玩過類似作品的人應該很快就能上手。

 

003_DYSON

 

順道一提,除了科技外,你還可以升級機甲本身的能力,包含跑速、載運容量、能量轉換效率等等都可以升級,例如附圖的飛行能力也是其中一種。而升級這些能力的目的,就是為了進行之後的星際旅行。

 

004_DYSON

 

 

停不下來的跨星殖民計劃

 

如果你覺得前半段似乎沒什麼新鮮感也沒關係,因為當你將引擎升到 2 級,就能夠學會航行模式,讓你脫離母星外出探險了。順道一提航行過程其實挺用心的,遊戲甚至還設計了行星間的重力影響,你的航行速度會受到行星軌道的干擾而增減。

 

005_DYSON

 

遊戲中有著數十顆不同的星球,每種星球都有著不同的資源,例如靠近恆星的星球可能有著「鈦」金屬、而由氣體組成的星球可能有著可燃冰和重氫等資源。

 

為了獲得母星沒有的資源,你勢必得航向星辰大海展開你的長征,而這時你也才真正邁入遊戲最辛苦的中期。

 

006_DYSON

 

以筆者經驗為例,我為了獲取鈦資源,來到了星系內的另一顆行星,但這個星球除了鈦和矽以外的資源都相當缺乏。為了獲取穩定開採並將鈦運回母星的能力,我不只是從零開始打造超昂貴的軌道電梯運輸站,甚至還架構將近百面的太陽能板和大量的蓄電池來補充電力,完成了整座星球的工業化。

 

僅僅只是完成這樣的架構,就讓我從晚上 8 點玩到了凌晨 4 點…… 老實說,這真的是一款相當精神時光屋的遊戲,更別提之後還有氣態星球以及光年距離外的星球等著你開發。

 

007_DYSON

008_DYSON

 

 

實現恆星規模的龐大建物,戴森球系統

 

若只是飛到外星採集,可能也只能當成是生產線的延伸,本作除了有跨行星探索要素外,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標題的「戴森球」相關的內容了。

 

遊戲為了完成「大型殼體包覆恆星吸收能量」的戴森球構想,特別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科技樹和系統,這是在《factorio》和《Satisfactory》等作中都看不到的。

 

009_DYSON

 

當你在遊戲中邁入中後期,就可以開始接觸到「戴森雲」和「戴森殼」兩種科技。前者是使用電磁彈射器將太陽帆射入軌道中來吸收能量,而後者則是用火箭發射複數的大型戴森殼組件的結點組成殼,藉此包覆恆星,來進行更有效率的吸收。

 

把這兩者理解成畫「線」和「面」的區別就很容易懂了。

 

值得一提的是,你可以自行設計這個軌道和節點的部分,除了能自由設定這兩者的繞行軌道和傾斜角等細節外。倘若你真的很閒或是美術功力高強,你甚至可以透過調整節點的位置在殼上拉出雕花…… 但這種專業功夫就留給各位自己去摸索吧。

 

010_DYSON

 

 

題材新穎但仍有缺憾

 

不過若提到這款遊戲的缺點,個人認為或許就是內容量、和階段性不夠明顯的問題。

 

在內容量方面,根據筆者估算,本作的總遊戲時間實際上大約在 50 小時上下,以同類遊戲來說多少有點不足,且由於不像《Factorio》那樣存在蟲族之類的敵人,也還沒有 Mod 系統以及多人連線,在變化和挑戰上或許也因此相對低了一截。

 

012_DYSON

 

至於階段性不明顯,則是指本作的科技與科技間,差距並沒有想像中大。

 

雖然遊戲中有數十種科技可以研發,但常常需要連續研發將近 3~4 個的科技,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解鎖一個新建築。即便中間可能會順便解開許多組件或材料,但如果不是在新建築上需要,對玩家的意義仍然可有可無。

 

尤其是在中後期開始缺乏資源時,花了一堆資源和時間好不容易研發了一個科技卻沒辦法立刻派上用場的感覺其實還挺難過的,尤其是材料系科技又更是如此。

 

013_DYSON

 

順道一提,有個很蠢的小BUG,那就是當你把星際物流站建立起來後,如果兩星球之間的距離超過光年,且你沒有曲速飛行需要的空間翹曲器,那你的運輸機就會用蠻力硬是飛越整個光年,真正實現「我的征途在星辰大海」這句話。

 

該說還好這遊戲裡的都是無人機嗎……?

 

 

結語:生產狂人值得一玩的模擬遊戲

 

持平而論,畢竟目前還在搶先體驗階段,假如後面的完整版能補上一些額外的模式,或是放些增加戴森球相關內容的 DLC,再把科技樹畫得健全一點的話,屆時應該就能說這部遊戲完整了。

 

《戴森球計畫》的定位完全可以視為一款解析更高、更好上手、且更有潛力的《Factorio》。雖然在內容和變化性上可能還有改進的空間,但不只是遊戲出色的本地化和穩定度值得嘉獎、在戴森雲和戴森殼部分的著墨也著實令人感到新鮮感。

 

 

 

推薦電競新聞

繼續閱讀
Source Steam週銷量冠軍《戴森球計劃》生產線狂人必玩,整個恆星都是我的發電機 ☀⚡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46648/dyson-sphere-program-a-sci-fi-strategy-and-management-game-now-become-hit-on-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