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 2021 年最多人期待的 HDMI 2.1 介面 32 吋 4K / 144 Hz 電競螢幕,當然是華碩 ROG Swift PG32UQ。它從 CES 2021 初亮相就頗受關注,直到近日才正式開賣,上市特價 NT$ 29888 旋即銷售一空,即便回歸標準價格 NT$ 32888 依舊相當熱銷,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規格解析
不同於市面上其他廠牌推出的平價 32 吋 4K / 144 Hz 電競螢幕,華碩 ROG Swift PG32UQ 採用 AUO 友達光電生產的 AHVA (Advanced Hyper-Viewing Angle) IPS 面板,型號 M320QAN02.3,可視區域為 708.48 x 398.52 mm,是標準的 32 吋。
該面板具備量子點技術,而且是少見的原生 10-bit 色深面板,可顯示 10.7 億色,宣稱的顯色能力可覆蓋 99% Adobe RGB 和 98% DCI-P3。典型亮度達 450 nits,峰值亮度可達 600 nits,支援 HDR10,並通過 VESA DisplayHDR 600 認證。
解析度為 3840 x 2160,支援 48 Hz ~ 144 Hz 可變更新率,還能超頻至 155 Hz,透過內建的 DisplayPort 1.4 DSC / HDMI 2.1 介面,可分別觸發 Adaptive Sync 與 VRR (Variable Refresh Rate) 功能,並驅動 NVIDIA G-Sync Compatible 或 AMD FreeSync 等抗撕裂畫面同步技術。
實機外觀與操作體驗
PG32UQ 採超窄邊框設計,畫面邊緣至外框僅 8mm(上緣)、9mm(兩側)。背面以電路圖騰配斜紋,再加上斗大的真空濺鍍鏡面 ROG Logo,還具備 RGB 燈效,相當搶眼。
連接介面提供 1 組 DisplayPort 1.4 DSC 和 2 組 HDMI 2.1 輸入,另有 1 個 3.5 mm 音訊輸出和 2 組 USB 3.0 Type-A Hub。外側再用與背部線條相連的保護罩包覆,維持外觀一體性。
支架提供上傾 20°、下傾 5°、左右各 25° 擺動,但不能 90° 轉向。靠近底座的整線孔徑還滿大的,方便較粗線材或較大端子通過。
底座採平貼桌面的三爪金屬腳,不會像過往 ROG 螢幕的立式三爪底座那麼佔空間。表面使用噴砂與黑化陽極電鍍處理,做工相當細緻。平置於桌面時,底座占用深度為 292.56 mm,此時螢幕立面到支架後端的水平距離約為 21.9 cm ~ 22.8 cm(升降支架有微幅傾斜之故)。
仍存在的缺點是,非平面化的底座設計還是會導致螢幕下方空間崎嶇,無法順暢地擺設或收納物品,且分離式變壓器意味著用戶還得另找一處空間放置。
而由於背部造型特殊,若要裝設 VESA 懸臂或壁掛支架,除了需要卸除原本的支架外,還需要額外裝上隨附的 4 支螺柱。有一點倒是值得嘉獎,PG32UQ 的配件是裝在紙盒內再塞入保麗龍包裝,這樣開箱取出的時候就不會灑落滿地。
畫面表現
使用 Datacolor Spyder 5 Elite 校色器驗證後,PG32UQ 的 SDR 顯色能力可覆蓋 100% sRGB、98% DCI-P3、100% AdobeRGB 和 100% NTSC。
另透過 DisplayCAL 校驗,則可覆蓋 99.7% sRGB、99.7% AdobeRGB、98.4% DCI-P3 色域,色彩表現相當優異,要當作影像處理/創作用的螢幕也沒問題。
PG32UQ 採側光式背光,透過測試判斷應為縱向 16 分區背光,在無光環境播放有色塊移動的全黑背景影片,還是可以發現螢幕上下邊緣冒出些許光暈,不過實際在一般環境光源下,並不容易察覺這些光暈。
連接至 GeForce RTX 3080 Ti 時,DisplayPort 1.4 (DSC) 可輸出 10-bit 色深 4K / 144 Hz 視訊,HDMI 2.1 可輸出 12-bit 色深 4K / 120 Hz 視訊,皆可觸發 NVIDIA G-Sync Compatible。
而透過 HDMI 2.1 連接 PS5 或 Xbox Series X|S 等次世代主機時,則以 4K / 120 Hz 遞送無色度抽樣的 YUV 4:4:4 視訊。
HDR 方面,由於 VESA DisplayHDR 600 要求峰值亮度必須達到 600 nits 的關係,PG32UQ 在視覺上的亮度、對比的確較 DisplayHDR 400 的機種要好。我們把先前測試過的 TUF Gaming VG28UQL1A 當作對照,發現 PG32UQ 不只更亮、明暗對比更強,連色彩飽和度都更豐富。
另一方面,先前我們在 VG28UQL1A 發現啟用動態調光(分區背光)時,部分暗部色塊周圍會出現奇怪的暗暈與光暈,其實 PG32UQ 也有發生。然而在與華碩聯繫並取得測試版韌體後,已確定解決此問題。華碩表示未來會將此韌體上傳於官網支援頁面,讓用戶自行下載並更新。
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在於桌面深度
由於筆者剛好使用過 ROG Swift PG27UQ、ROG Strix XG27UQ、TUF Gaming VG28UQL1A 等螢幕,這邊就連同 ROG Swift PG32UQ 與各位分享一下這幾台機器置於 76 cm / 70 cm 等兩種不同深度桌面的實際使用體驗(皆以支架後端貼齊桌面邊緣為基準)。
機種 | 顯示畫面尺寸 (水平x垂直) | 底座深度 | 螢幕立面至支架後端深度 |
ROG Swift PG32UQ | 708.48 x 398.52 mm | 292.56 mm | 21.9 cm ~ 22.8 cm |
TUF Gaming VG28UQL1A | 620.93 x 341.28 mm | 213.8 mm | 17.2 cm ~ 17.4 cm |
ROG Strix XG27UQ | 596.16 x 335.34 mm | 269.546 mm | 26.8 cm ~ 27.6 cm |
ROG Swift PG27UQ | 596.16 x 335.34 mm | 268 mm | 26.7 cm ~ 27.5 cm |
桌深 76 cm 環境下,PG32UQ 的視野包覆度最好,而且跟眼睛之間的距離還算適中,沒有明顯的肉眼調節壓力。PG27UQ、XG27UQ 雖然畫面尺寸較小,但因為較靠近眼睛,視野包覆度尚可,肉眼調節壓力就稍有提升。VG28UQL1A 雖然畫面尺寸較 27 吋機種大些,但與眼睛的間距擴大近 10 cm,視野包覆度降低不少,但就完全沒有肉眼調節壓力。
然而桌深縮短至 70 cm 時,PG32UQ 開始會讓肉眼感到較明顯的調節壓力,得把座椅位置往後挪一些方可稍微舒緩。而 PG27UQ、XG27UQ 則出現明顯的壓迫感,很難連續使用超過 3 分鐘。VG28UQL1A 會是最舒適的選項,但視野包覆度度仍遜於 PG32UQ 在 76 cm 桌深使用的體驗。
對此結果,我們建議要購入 32 吋螢幕的用戶,在不額外裝設第三方支架的情況下,請務必確保桌面深度在 75 cm 以上,才能獲得絕佳的使用體驗。
總結
縱然底座設計不盡理想,也沒有直下式分區背光 FALD,但 ROG Swift PG32UQ 的畫面色彩、HDR 表現仍技壓市面上絕大多數 4K / 144 Hz 機種,通路售價僅 NT$ 32888 確實相當合理,要評定它是「2021 年最值得入手的平價 32 吋 4K / 144 Hz 電競螢幕」一點都不為過!
當然,我們仍誠摯希望華碩能把底座改回 ROG Swift PG279Q 這種平面式設計,不只讓桌面平整,還能縮減螢幕立面到支架後端的深度,節省佔用空間,給予更優異的使用體驗。
你覺得打遊戲用的螢幕多大才夠用?
- 25 吋以下,小巧就好
- 27、28 吋,希望稍大些,但得從桌面空間取捨而來
- 30 ~ 40 吋,我桌子夠大
- 40 吋以上,放房間或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