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的豐滿》廣告陷物化女性爭議,日本記者:你有批評自由但沒有阻止的權利

9
圖片來源:每日新聞

 

海外媒體 HuffPost Japan 指出,聯合國婦女組織(UN Women's Organisation)總部已經正式向日經新聞發出抗議,原因在於日經新聞在 4 月 4 日出刊的報紙上刊登了一張「帶有性暗示的女高中生插圖」(性的に描いた女子高生のイラスト),為《星期一的豐滿》進行宣傳。

 

聯合國婦女組織在 4 月 11 日發函給日經新聞,表達對該則廣告的抗議和不滿,並且要求對外做出部解釋,並對决定是否刊登廣告的過程進行審查。


後來 HuffPost Japan 訪問了聯合國婦女組織日本辦公室主管石川雅惠,聯合國婦女組織認為這類廣告過度性化(物化)身穿校服的未成年女性,強化了高中女生的刻板印象,「可能鼓勵男性對未成年少女進行性剝削」。


聯合國婦女組織並不是質疑漫畫出版商或是作者的立場,而是質疑日經公司對其决定刊登該廣告的責任,這個廣告的呈現已經掀起巨大的討論話題,這也表明了該公司的巨大影響力。「我們希望媒體能再次思考其社會責任」石川雅惠說道。
 

當然這次事件不僅僅是只有網路上備受討論,日本媒體人、學界同樣也為了日經這次的廣告事件有著各式各樣的討論,引述日本記者佐佐木俊尚在 Abema 的談話節目所提到的論點,他認為人們有批評的自由,但是沒有禁止的自由。

 

表達的自由是自由主義的最重要的一步。為了保護言論自由的權利,必須把日經新聞的市場行銷問題和未成年人的性損害(性被害)問題分開進行討論。

 

如果我們承認了「人們有權不接觸他們不想看到的東西」,那麼世界上所有的表達形式都會消失,這是不可能的。雖然我們有批評的自由,但沒有阻止他人的自由。

 

像是戰爭新聞具有社會意義,但《星期一的豐滿》是興趣的一種,我對此沒有興趣、也沒有要護航的意思。即便如此,但我仍然在談論著維護它的必要性。

 

在出版的世界裡,色情、暴力、莫名其妙的文化多得要命,在如此文化中成長的作家和編輯們卻做出來像「文藝春秋」(日本著名八卦雜誌)這樣的雜誌。

 

如果要把象徵萌文化的《星期一的豐滿》擊潰的話,那麼就不會出現下一個新海誠或是細田守這樣的創作者了。

——記者佐佐木俊尚

 

推特那些被稱為激進女權人士的族群當中,也有人為了尋找那些「不想看的東西」而騷動炎上起來,人們不願承認會造成讓他們不愉快的東西,認為這樣的狀況之下「表現的自由和多樣性又該如何被保護」。

 

節目中提到的論點強調「人們因為感到不愉快而縮小表現自由,進而失去多樣性」,像是「not for me」(不適合我)這個詞的背後含意是否必要,希望能夠藉由這次事件讓大家開始思考:「這個東西不適合我,所以決定保持距離」的禮儀。

 

慶應義塾大學法律哲學教授大屋雄裕也提到,「在自由經濟的前提之下,『not for me』可以為了自己不看或是不買,人們可以自由決定。同樣你也有權利告訴別人說『別買』、『這個東西怎麼樣』」

 

討論當然沒問題,但是不應該和取消文化綁在一起。

——慶應義塾大學法律哲學教授大屋雄裕

 

 

不只是以上兩位對《星期一的豐滿》廣告表達意見,同時也有一名在推特獲得 2 萬轉推的日本廣告業人士現身說法,認為報社、出版社和作者都無視了這次的廣告騷動事件,氣氛很明顯不一樣。

 

也就是說,大家都知道不要道歉或是撤下廣告,徹底無視就是最好的做法。

 

 

也有網友發起了調查活動,雖然樣本數不多只有 100 人,但多多少少也反映出一部分的日本民眾意見。在這份調查當中,有超過 80% 的年輕女性包括高中生,認為她們不覺得這個廣告有特別的問題。

 

 

近幾年來歐美國家過度強調所謂的政治正確、取消文化間接或是直接改變了很多創作生態,反映在許多影視、遊戲作品都能多多少少看到這些跡象。

 

一如大屋教授和記者佐佐木所陳述的論點,很多創作都有討論、批判的空間,但是我們真的應該要讓不想看到的東西就此消失嗎?

推薦電競新聞

繼續閱讀
Source 《星期一的豐滿》廣告陷物化女性爭議,日本記者:你有批評自由但沒有阻止的權利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52737/un-women-protests-tawawa-on-monday-full-pag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