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 PCIe SSD齊裝檢,升級固態硬碟正是時候

 

M.2 PCIe SSD 具備體積及傳輸頻寬上的優勢,建置成本比起幾年前的天價已經親民不少,加上容量充裕,不管要拿來當系統碟或資料碟都很合適。市場上主流的中高階電競桌機或筆電,更是已經同時內建 M.2 PCIe SSD 及傳統硬碟,當作出貨時的基本配備。

 

隨著相關產品在市場上百花齊放,主機板在相關規格的支援也愈趨完整,要自行採購及安裝固態硬碟非常容易。建議玩家在升級核心零組件時,直接一併將 M.2 PCIe SSD 納入裝機考量,享受雙碟流、甚至是多碟流的高速傳輸快感。

 

PCIe 3.0 x4 仍為主流,容量決定價格

↑以 VIPER 的 VPN100 系列為例,很容易辨別出容量與價格的等比關係。(圖片來源:PChome 線上購物)

 

市面主流型號多為 PCIe 3.0 x4/NVMe 1.3 規格,理論頻寬可達近 4GB/s,以這次測試的 9 款產品來看,大多的讀寫實際速率最佳能超過 3GB/s。

 

頻寬永遠都不嫌多,3GB/s 是什麼概念?《Grand Theft Auto V》的 PC 版硬碟佔用約 65GB,不必半分鐘就可以搬完,比起 SATA 6Gb/s 約快了五至六倍,同容量產品在價格上的落差卻很少超越一倍,划不划算不言而喻。

 

由於市場競爭激烈,SSD 的成本結構主要由記憶體顆粒及控制器影響,若先撇除效能與品牌不談,512GB 以上的價格幾乎是成等比計算,因此 512GB 會是最建議入門的容量。若真只需要 256GB,容量價格比當然就會低一些。

 

主機板同時升級,較無後顧之憂

ASUS TUF GAMING X570-PLUS(WI-FI)有兩個 M.2 插槽,兩個都支援 PCIe 4.0 x4 及 SATA 模式。

 

主機板是另一個決定可否發揮 M.2 PCIe SSD 效能的考量重點。近兩年的主機板多已搭載 PCIe 3.0x4 M.2 插槽,差別在於數量多寡,以及是否與其它元件共用頻寬。只插一條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想玩多碟流的話,就得詳閱原廠說明。

 

超新手同時也需要留意,M.2 只是接頭規格,市面上還有些 SATA 介面、價格一樣誘人的 M.2 SSD,插槽可否共用?每家主機板的設定都未必相同。另外過舊的主機板沒有 M.2 插槽,部份玩家難免想透過便宜的轉接卡來規避升級主機板,這麼做可能會讓吃 NVMe 協定的 SSD 無法當系統碟開機。

 

至於 PCIe 4.0 x4 的產品,目前只有 AMD 高階平台支援,不在此篇討論範圍。

 

效能實測

本次使用的主機板為 ASUS TUF GAMING X570-PLUS(WI-FI),有兩個 M.2 插槽,其中一個支援 PCIe 4.0 x4 模式,雖然本次的產品都是 PCIe 3.0 x4,此設定不影響效能。經詢問原廠,兩個插槽的頻寬是獨立的,因此想把兩張 M.2 SSD 插好插滿的玩家,不必擔心頻寬共享問題。

 

除了看讀寫效能,IOPs 數字也可當作讀取大量素材時的指標參考,如開放世界遊戲或影片剪輯應用。跑分軟體之外,這次也以 4GB 單檔(模擬 GoPro 最大單檔及 FAT 檔案系統限制)測試 SSD 與 ramdisk 之間的實際檔案傳輸情況。

 

測試環境

處理器:AMD Ryzen 5 3600
記憶體:G.SKILL DDR4-2400 8GBx2
作業系統:Windows 10 專業版 1903

 

 

Seagate FireCuda 510

 

品牌名稱:Seagate

產品介紹網址:https://www.seagate.com/tw/zh/internal-hard-drives/ssd/firecuda-ssd/

客服電話:0800-666-910

產品名稱:FireCuda 510 1TB

建議售價:NTD$6,690 

保固期限:5 年

 

 

FireCuda 系列為電競專用產品,主打遊戲效能,知道大家收藏不少遊戲,產品容量由 1TB 起跳,提供保固內到府收送服務,也可加購原廠資料救援服務。產品本身並無散熱片設計,只在顆粒及晶片貼上了標籤。 

 

控制晶片是 STXYP016C031,效能上接近 Phison PS5012-E12。雙面都有顆粒,為 Toshiba 3D 64層TLC,正反面各有一顆 SK hynix 快取記憶體,光就規格上就能判斷出效能不俗。讀取穩定破3GB/s,寫入則略低於3GB/s,IOPs也十分優秀。

 




 

CORSAIR Force Series MP510

 

品牌名稱:CORSAIR

產品介紹網址:https://www.corsair.com/tw/M-2-SSD/Force-Series-MP510/p/CSSD-F960GBMP510

客服電話:0800-822-555

產品名稱:Force Series MP510 960GB

建議售價:NTD$4,190

保固期限:5 年

 

 

MP510 使用的主控是 Phison PS5012-E12,記憶體顆粒、快取記憶體幾乎與 Seagate FireCuda 510 完全雷同,可以說在配置上採公版設計。也因為如此,兩顆 SSD 在效能上幾乎只有奈米級差異,考慮測試誤差後,基本效能相同。

 

讀取寫入都有 3GB/s 高水準表現,市場零售價格也漂亮,是本次 C/P 最高的產品,至於怎麼選擇端看保固、品牌與價格,玩家挑哪個了。本次有部份產品不管在配置或效能上都與公板方案看齊,從主控晶片便可看出端倪。

 

 


 

XPG SX8200 Pro

 

品牌名稱:XPG

產品介紹網址:https://www.xpg.com/tw/feature/583/

客服電話:0800-309-309

產品名稱:Spectrix SX8200 Pro 1TB

建議售價:NTD$3,999

保固期限:5 年

 

 

XPG SX8200 Pro 也是效能前端班的成員。SX8200 Pro 定位在極限效能,很大方地露出產品用料,只附了一片散熱片。由於選用的主控及顆粒本就不燙,散熱片是裝飾與保護成分居多。

 

SMI2262EN 算是高檔的控制器,若主機板插槽跟頻寬足夠,插兩張就能架 RAID。產品強調使用自家封裝 64 層 3D TLC NAND 顆粒加上 SLC 快取演算法,搭配三星快取記憶體,光是規格上就很豪華。

 

實測結果,讀取成績亮眼,寫入速度稍微含蓄,但與其它前端班產品落差不大。身為一款中高階消費級 NVMe SSD,其效能絕對對得起價格。

 


 

 

金士頓 KC2000

 

品牌名稱:Kingston 金士頓

產品介紹網址:https://www.kingston.com/tw/ssd/kc2000-m-2-nvme-3d-nand-solid-state-drive

客服電話:0800-666-200

產品名稱:KC2000 1TB

建議售價:NTD$5,499

保固期限:5 年有限產品保固及免費技術支援服務

 

 

金士頓 KC2000 使用的控制器與 XPG SX8200 Pro 相同,產品上最大的差別在於使用自家封裝的 96 層 3D TLC NAND。理論上,堆疊數愈高,寫入速度就愈佳,產品的價格也能同時受惠。

 

實測結果顯示,讀取效能成功突破平均合格門檻 3GB/s,但寫入反而沒那麼突出,大多落在2GB/s 出頭,原因從規格上難探查。好在它是顆價格低於 5,000 塊新台幣的 1TB 產品,加上品牌口碑加持,仍具一定吸引力。

 


 

 

 

Samsung 970 EVO Plus

 

品牌名稱:SAMSUNG

產品介紹網址:https://www.samsung.com/tw/memory-storage/970-evoplus-nvme-m2-ssd/MZ-V7S1T0BW/

客服電話:0800-329-999

產品名稱:970 EVO Plus 1TB

建議售價:NTD$6,290

保固期限:5 年有限保固

 

 

在消費級 NVMe SSD 市場中榜上有名的 Samsung 970 EVO,後繼而出的 Plus 版本使用三星自家第 5 代 3D V-NAND 技術,達 96 層堆疊,同時也是業界首款採用了 Toggle DDR 4.0 技術的產品,顆粒的速度可達 1.4GB/s。

 

光看數字就覺得很快,跑起來當然也不簡單。讀取速度大家都很厲害,970 EVO Plus 則是在寫入速度也突出 3GB/s 不少,而且讀與寫的效能是所有產品中最接近的,代價是荷包可能要多瘦一些。

 

 

 

 

Viper VPN100

 

品牌名稱:Patriot Viper

產品介紹網址:https://viper.patriotmemory.com/products/viper-vpn-pcie-m-2-solid-state-drive

客服電話:02-82280333 #512

產品名稱:VPN100 1TB

建議售價:NTD$4,290

保固期限:3 年,可直送原廠或者全省展碁快換服務

 

 

VPN100 是少數帶有一定厚度、不可拆式散熱片的 NVMe SSD。也因為垂直面的體積較大,部份主機板可能得移除 M.2 槽的上蓋才裝得下,也得注意上頭是否會有大型顯卡跨過。若是要安裝在筆電裡,當然較不適合。

 

主控仍然使用 Phison PS5012-E12 公版方案,雙面都有顆粒以及快取。效能跟其它公版產品相去不遠,價格倒是相當便宜,散熱片可能會是玩家決定是否購入此產品的首要考量。

 

 

 

TEAM T-FORCE CARDEA II

 

品牌名稱:十銓科技 T-FORCE

產品介紹網址:https://www.teamgroupinc.com/tw/product/cardea-ii 

客服電話:0800-821-688

產品名稱:T-FORCE CARDEA II 1TB

建議售價:NTD$4,190

保固期限:5 年

 

 

T-FORCE CARDEA II 的散熱鰭片很漂亮,但拆了一樣會影響保固,購入前還是得先衡量主機板上的組件位置。此設計絕對有所考量,原廠的數據指出當連續讀寫兩小時後,控制器中央的溫度會比無加裝散熱片低上至少 15 %。

 

本次測試沒有單獨讓此產品操滿兩小時,但就與其它產品相同在跑完半小時的測試後,溫度確實有明顯差異。其它相同公板(SMI2262EN)產品的溫度都在 40℃ 以上,T-FORCE CARDEA II 則維持在30℃上下,散熱表現亮眼,效能當然則與公板大致相同。

 

 

 

 

Crucial P1

 

品牌名稱:Crucial

產品介紹網址:https://www.crucial.tw/twn/zh/ct1000p1ssd8

客服電話:02-2795-6677 #500

產品名稱:P1 1TB

建議售價:NTD$3,388

保固期限:5 年有限保固

 

 

本次集評產品中市售價格最低Crucial P1 是上市已近一年的產品,由於控制器與記憶體顆粒都與前面幾款產品的陣營不同,價格與效能多少有些差距。身為美光旗下首款 NVMe SSD,搭載自家 QLC NAND,控制器為兩年多前的主流 SM2263ENG,只有 4 個通道當然不可與 8 通道的產品比擬。

 

即使如此,寫入仍有超過 1.5GB/s 的表現,循序讀取速度也有 2GB/s 水準演出,以一顆 1TB 容量只要新台幣三千元出頭的 NVMe SSD 來說,比起 SATA 6Gb/s 的升級感還是有的,預算型玩家不妨將 Crucial P1 列為升級考量。

 


 

 

WD BLACK SN750

 

品牌名稱:Western Digital

產品介紹網址:https://shop.westerndigital.com/zh-tw/products/internal-drives/wd-black-sn750-nvme-ssd#WDS100T3X0C

客服電話:02-3393-3238

產品名稱:SN750 1TB

建議售價:NTD$5,790(無散熱片版本) NTD$6,390(有散熱片版本)

產品期限:5 年 ,保固內可到全台灣 8 家服務中心或代理商換貨

 

 

SN750 使用的控制器及 3D TLC NAND 記憶體顆粒都採用自家的 SanDisk 產品線。本次測試的版本為 1TB,碟身只有單面有顆粒,快取記憶體則是使用 SK hynix 解決方案。讀寫都有超過 3GB/s 的表現,證明 SanDisk 控制器及顆粒組合不輸其它陣營,效能無庸置疑。

 

較高的效能也反應在了價格上,通路上的價格略高於它牌同容量產品,與 SAMSUNG 970 EVO PLUS 約約落在同一區間。若擔心溫度問題,也另有具備散熱片的版本可選,更詳細的產品資訊可參考我們先前做的產品測試報導 - 散熱片與新韌體加持,WD Black SN750 NVMe SSD效能再進化

 

 

 

 

Crucial MX500

 

品牌名稱:Crucial

產品介紹網址:https://www.crucial.tw/twn/zh/ct1000mx500ssd1

客服電話:02-2795-6677 #500

產品名稱:MX500 1TB

建議售價:NTD$3,599

保固期限:5 年有限保固

 

 

作為 SATA 介面的對照組產品,MX500 是目前 SATA 介面相當受消費者喜愛的 SSD,在本次橫評中加入是要讓玩家知道 SATA 產品的效能表現約落在哪。SATA 6Gb/s 的理論速度是 600MB/s,MX500 在讀取效能上確實也接近了,寫入則是落後讀取約 100MB/s 左右。

 

如果覺得這種速度夠用,或電腦並沒有 M.2 介面可擴充,MX500 仍是值得考慮入手的產品,512GB 容量版本售價只要兩張小朋友不到。不過相同容量的 Crucial P1 也是差不多這個價錢,差別在於 MX500 使用 TLC 顆粒,而非 QLC 顆粒。

 


 

 

效能比較與總結

讀寫效能總表,以 CrystalDiskMark 的數據做參考,讀取方面大家都能破 3GB/s。

 

寫入部份的 iops,主流產品也都破 50 萬大關。

 

12/18 市場實際零售價,XPG SX8200 Pro、CORSAIR MP510 、T-Force CARDEA II 都有很好的性價比,Crucal P1 價格最親民是預算有限玩家首選。

 

綜觀本次測試,公板 SSD 的效能大多雷同,若有數字差異,多屬誤差,SAMSUNG 970 EVO Plus 雖然市場價格最高,但效能表現的確搶眼。Kingston KC2000 寫入表現雖然略低於其他一線品牌,但品牌口碑與服務保固也讓人能買的很安心。

 

總結來說,雖 Crucial P1 的效能低於其他產品,受限於主控制器且為一年多前發表之舊產品,換來的是最低市售價與美光顆粒口碑加持還有五年保固,C/P 值依舊不錯,適合預算有限的使用者。三千元價位帶性價比以 XPG SX8200 Pro 與 CORSAIR MP510 最佳,後者同時也是本次受測產品性價比最好的。

 

四千元價位帶性價比最佳當屬十銓 T-Force CARDEA II,不僅效能不錯、市售價低於 $4,200 還帶有散熱片。本次產品唯一提供三年保固的 Patriot Viper VPN100 1TB 效能表現也很不錯,在四千元價位帶同樣屬高性價比產品,加上近期多有促銷,值得列入採購考量。

 

五千元以上屬於高價位帶門檻,兩個傳統硬碟大品加上 SAMSUNG 同屬性能表現前段班且各有勝場;WD Black SN750 有市售價為較甜、Seagate FireCuda 510 則強調保固與提供唯一原廠資料救援服務。SAMSUNG 970 EVO Plus 毫無疑問的是本次集評的效能之王,適合追求極致性能玩家。

 

若沒有品牌或保固相關情節,外觀及價格應會成為玩家們的選購考量,建議現在有需要就直接買吧!這個時間點就算不是最便宜,也絕對不吃虧,尤其 Gen4 x4 現階段僅有 AMD 的 X570 平台能完整支援,且建置成本仍高,升級或擴充 Gen3 x4 SSD 既實際又划算,有需要的玩家不妨趁著年底買一波。

 

至於 M.2 SSD 究竟需不需要額外的散熱片?部份沒有散熱片設計的產品溫度上看 70℃,而且還在顆粒及主控晶片上貼了貼紙,一般使用下並不太影響效能就是。長期運作對碟身壽命及主機控溫的影響,若玩家很在意溫度影響,也可以花個幾百元額外加裝 M.2 專用散熱片。

 

 

推薦電競新聞

繼續閱讀
Source M.2 PCIe SSD齊裝檢,升級固態硬碟正是時候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41247/m2-pcie-nvme-ssd-benchmark-2019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