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籃球漫畫《灌籃高手》全新劇場版動畫《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已於台灣地區上映,台灣方面已來到 9 千萬,農曆連假期間有望破億。
劇情主軸以湘北籃球隊的控球後衛宮城良田的過去,穿插原作漫畫山王工業最終戰,部分情節改編自井上雄彥於 1998 年週刊少年 Jump 推出的宮城良田衍生短篇《耳環》(ピアス),這個短篇沒被收錄在本篇單行本以及新裝版,後來確定收錄於電影公式書《THE FIRST SLAM DUNK re: SOURCE》。
痛苦的背後故事,更能襯托勝利的感動
在角色故事描寫和實際球賽的佔比大約是 7:3,並沒有完整的將漫畫橋段改編出來,加上電影、主角聲優全換(日本版,中配版部分更換),因此不少原作派對這次的劇場版很不滿意。不過,正因為導演和編劇都是井上雄彥親力親為,用他自己擅長的人物描寫,增加了「山王戰」的故事張力。
《灌籃高手》本篇對於宮城的過往描寫偏少,只能得知他具有過人的體力與觀察力,個性在謙卑與狂妄之間取得絕妙的平衡,是與前後輩都能相處融洽的優質控衛。如果《灌籃高手》本傳是以櫻木為首的人物在湘北高中的成長歷程,那麼劇場版就是道出山王戰對於宮城來說是人生「最重要的戰役」。
籃球對宮城來說並不只是「打得好」那麼單純,籃球是他與哥哥之間的情感串聯,是他繼續奮鬥下去的理由,同時是他心理的最後一道防線。這些橋段更能讓觀眾體會到,眼前的這個角色其實和你我一樣,要是察覺沒有依靠的地方,會覺得自己變得非常弱小。
這部並不是只屬於宮城良田的獨角戲,它以原作為基礎再加上新劇情後,串連出三井與宮城的奇妙緣分,以及赤木在接下隊長一職之際產生的壓力等。
畫面表現
《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全篇除了部分非動作場景維持 2D 手繪外,打球橋段都是 3D。原本觀眾覺得類 2D 的 3D 動畫看起來會很呆板、沒有手繪獨有的靈魂,不過製作組確實有在細節上做了不少苦功。
動畫組除了靈活運用了留白、速度線等黑白漫畫效果去表現速度感,角色細微的動作、球衣柔軟的垂墜感都有做出來,並結合多種視角的運鏡,讓球賽更有臨場感,進一步證實 3D 技術在動作場面製作的優勢。
《灌籃高手》原版動畫已經是 20 幾年前的作品,兼用卡、密集的臉部特寫、各種顏色的速度線等,就算原封不動的搬到現代也不一定能讓已經習慣新型動畫表現的觀眾接受。如果 3D 製作出來的球賽可以呈現出更活潑的運鏡、構圖、動作,那麼有何不可?
節奏上亦安排得非常緊湊,整個過程中並沒有花太多時長額外描寫角色的一舉一動,都是點到為止。
而製作組在音效方面也非常用心,不只下主題曲的時機恰到好處,在最終 1 分鐘沒有配樂、球鞋摩擦地板的聲音、觀眾的歡呼、球員的喘氣聲,只有些微低音音效,不只是螢幕內,彷彿整個電影院的空氣都凝結了,直到最後櫻木與流川擊掌的瞬間,世界才恢復喧囂。這段的觀影體驗確實是前所未有的。
你覺得劇場版應該要「__」,我認為劇場版才該「__」
既然客觀來看《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的聲畫以及劇情表現都有一定的水準,那某些粉絲為什麼會覺得它不好呢?
綜觀 Jump 漫畫銷量破億俱樂部,例如《烏龍派出所》、《七龍珠》、《JoJo 的奇妙冒險》、《航海王》、《火影忍者》、《死神》、《鬼滅之刃》,改編作品或衍生作品彷彿沒有出完的一天,連粉絲沒在期待的真人版都做了,唯獨《灌籃高手》真正意義上的續作,僅有井上老師在一億冊紀念活動所繪製的黑板漫畫《十日後》。
原作漫畫開啟連載至今 33 年,《灌籃高手》就像是一段無法被輕易撼動的歷史,就算粉絲敲碗續集敲到碗都碎成粉了,官方只是接連推出完全版、再編版,還有手遊。要是問 100 個粉絲「你希望《灌籃高手》出什麼樣的續作」,收集到的答案可能會超過 100 個。
自從井上雄彥宣布製作《灌籃高手》劇場版後,每個粉絲都在心裡繪製出了無限大的宏圖,會是山王戰嗎?還是大學生活呢?如果真的要把山王戰全部放進去,一個劇場版夠嗎?劇場版真的不夠的話,做成一季電視動畫不是更好?…
承載著無限期望的《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無論最後端出什麼東西,對粉絲而言都不會是所謂的「最佳解答」。
在台灣上映前,網路上已經流傳不少日本觀眾的感想文,評價好壞參半。以下針對不同立場的《灌籃高手》粉絲提出觀看建議:
如果期待看到完整的山王戰、除了主角隊以外的角色,這部劇場版可能會讓你失望;
如果只看過動畫,沒有看完漫畫原作,雖然會不太了解某些橋段如此安排的理由,不過還是能帶給你足夠的樂趣;
如果單純想回味《灌籃高手》比賽的刺激感、井上老師刻劃的角色人性,這部劇場版絕對適合你。
順帶一提,如果你以前看過電視台播的《灌籃高手》,請一定要看看中配版,感動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