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ckfinder%2Fimages%2FKeith%2Freview%2FZOTAC%2FRTX%204070%20AMP%20AIRO%2F01.jpg%3FversionId%3DdlQWTAatpO57EIX5WgtmVKkiYHTGMfQC)
玩家期待已久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70,它來了~~
這次評測的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4070 AMP AIRO,是 ZOTAC 目前在 RTX 40 系列的 AMP AIRO 頂規系列,除了比一般雙風扇或雙風扇超頻版本有更強的散熱、時脈與效能,當然還有 ZOTAC 頂級顯卡標誌性的全彩流動燈光效果。
外觀設計
![]()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4070 AMP AIRO 承襲 AMP AIRO 系列外觀,銀灰色圓弧散熱模組造型,顯示卡頂部有 RGB 條紋造型燈帶設計、顯示卡右側也有新增加的 RGB 燈條。
這款顯卡採三風扇設計,風扇本身並無發光設計,中央 LOGO 使用金色飾片增加質感。
![]()
![]()
![]()
與 AMP AIRO 系列相同,顯示卡頂部以電鍍處理並擁有 SPECTRA 2.0 ARGB 燈光,未發光時電鍍漸層也很美。燈光點亮後的流動視覺效果,與外觀的流線造型呼應,讓視覺效果能完整呈現,還是相當漂亮的。
![]()
![]()
![]()
金屬壓鑄背板在左右兩邊以圓弧收邊設計,與散熱器正面造型相呼應,厚實的背板強化可避免彎板,並隨顯示卡附有顯卡支撐架。顯卡背板的彩色 ZOTAC Logo 並不會發光,在背板右側有開孔設計加速風流,能更好的加強散熱。
IceStrom 2.0 散熱系統使用 6 根貫穿散熱鰭片的 6mm 複合熱導管,搭配 Freeze 自動停轉、Active Fan Control 智能風扇功能的 9 公分 3 風扇,提供更大風量並優化風流,讓顯示卡工作溫度更低。
散熱模組厚度佔用 2.5 槽,顯示卡高度略高於檔板,顯示卡長度大約 30.77 公分,雖然相較於 RTX 4080、RTX 4090 的尺寸要小了不少,但是安裝時還是要注意機殼是否能容納這個尺寸的顯示卡。
![]()
![]()
![]()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4070 AMP AIRO 的基礎時脈為 1920MHz,Boost 時脈達到 2535MHz,比創始版的 2475MHz 高了一些;記憶體為 192 bit 21Gbps 的 GDDR6X 記憶體,總容量 12GB、頻寬可達 504.2GB/s
官方提供的功耗數據為 215W,電源供應器需求瓦數則建議至少 600W,顯卡供電接口使用新的 12VHPWR 16-Pin(PCIe 5.0 12+4pin),配件隨附上一組 12pin 轉 2 組 8 pin 電源轉接線。
顯示卡提供包括三組 DisplayPort 1.4a,以及一組 HDMI 2.1a 共四組輸出,並支援 HDCP 2.3 規範。
![]()
![]()
![]()
![]()
效能強化、功耗降低,讓 RTX 4070 更有競爭力
NVIDIA Ada Lovelace 架構的 RTX 4070 雖然採用和 RTX 4070 Ti 相同的 AD104 核心,但是在核心數量 RTX 4070 僅有 5888 個 CUDA 核心,比 RTX 4070 Ti 的 7680 個少了 1792 個。不過 RTX 4070 配有 36MB L2 快取,比起 RTX 3070 跟 3070Ti 的 4MB 多了數倍。
顯卡記憶體則配備 12GB GDDR6X,最重要的是,RTX 4070的顯存位寬也是 192bit,與 RTX 4070 Ti 保持一致。最後則是功耗部分,TDP 為 200W,平均 TGP 約 186W,相比 RTX3070 / RTX3070 Ti 省電許多。
以規格面來推算,RTX 4070 的物理效能表現大致會與 RTX 3080 貼近,但是由於 RTX 40 系列才有的 DLSS 3,在支援 DLSS 3 的遊戲下,開啟光追後預期會超車 RTX 3080 一截。實測表現究竟如何? 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
|
GeForce 3070Ti |
GeForce 4070 |
GeForce 3080 |
|
顯示晶片核心 |
Ampere |
Ada Lovelace |
Ampere GA102-200 |
|
CUDA Core |
6144 |
5888 |
8704 |
|
Tensor Core |
192(第三代) |
184(第四代) |
272(第三代) |
|
RT Core |
48(第二代) |
46(第三代) |
68(第二代) |
|
貼圖單元 |
192 |
184 |
272 |
|
ROPs |
96 |
64 |
96 |
|
GPC |
6 |
4 |
6 |
|
TPC |
24 |
23 |
34 |
|
基礎時脈 |
1575 MHz |
1920 MHz |
1440 MHz |
|
超頻時脈 |
1770 MHz |
2475 MHz |
1710 MHz |
|
記憶體傳輸率 |
19 Gbps |
21 Gbps |
19 Gbps |
|
記憶體頻寬 |
608 GB/s |
504 GB/s |
760 GB/s |
|
L2 快取 |
4MB |
36MB |
5MB |
|
記憶體 |
8GB GDDR6X |
12G GDDR6X |
10G GDDR6X |
|
記憶體頻寬 |
256bit |
192bit |
32bit |
|
TGP |
290W |
200W |
320W |
|
建議電源供應器瓦數 |
750W |
650W |
700W |
效能測試
![]()
|
測試平台 |
|
|
CPU |
Intel Core i7-12700KF |
|
主機板 |
ROG MAXIMUS Z690 EXTREME |
|
記憶體 |
CORSAIR VENGEANCE RGB DDR5 5600 |
|
散熱器 |
be quiet! DARK ROCK PRO 4 |
|
儲存 |
CORSAIR MP600 PRO LPX 1TB |
|
電源 |
be quiet! Straight Power 11 1000W Gold |
|
作業系統 |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
![]()
從 GPU-Z 偵測的資訊,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4070 AMP AIRO 預設時脈 1920 MHz,Boost 時脈 2535 MHz,比 NVIDIA 創始版高 60 MHz。預設功耗限制 215W,最大功耗 258W,增加了超頻時的彈性。
在 3DMark 測試中,包括遊戲模擬以及光線追蹤效能測試,都有不錯的效能表現,傳統的光柵化遊戲測試項目,對於 RTX 4070 顯示卡執行起來相當輕鬆,Time Spy 顯卡分數為 17,811,Time Spy Extreme 則為 8,335 分,對標 RTX3070 增長超過 3 成,亦相當貼近本站先前測試的 RTX 3080 成績。
![]()
![]()
![]()
![]()
![]()
![]()
溫度表現
在 26 度室內環境溫度下,待機狀態風扇自動進入停轉模式,GPU 溫度(以下皆為 HWiNFO64 顯示的最大熱點溫度)約為 50 度。
以 3DMark 進行 Fire Strike Ultra 壓力測試,風扇設定為自動,轉速約 1176 rpm,此時最高 GPU 溫度為 60.6 / 74.3(熱點)度,最低溫度 38.9度。
若將風扇手動調至 50% 運轉,轉速約 1710 rpm, 燒機最高溫度 52.6 / 64.8(熱點) 度;風扇全速運轉時,轉速約 3210 rpm,GPU 最高溫度 47.2 / 58.1(熱點)度。
高達 6 根直觸式熱導管加上鋁散熱鰭片的能將遊戲時的溫度壓在合理範圍,長時間使用也不會有過熱的問題,玩家不妨設定使用自動停轉功能即可。
![]()
遊戲效能測試
傳統的光柵化遊戲測試項目 GeFroce RTX 4070 執行起來可說輕鬆寫意,目前也有越來越多支援光線追蹤的遊戲。我們預設在最高畫質下,分別測試 TAA、開僅開啟光追,開啟光追 + DLSS 品質等設定下的表現。
遊戲部分除了先前測試常客《決勝時刻:現代戰爭II 2022》、《電馭叛客 2077》、《F1 22》、《極限競速 地平線5》、《微軟模擬飛行2020》以及《碧血狂殺2》,也加入近期熱門的《最後生還者Part1》、《惡靈古堡4重製版》、《鬥陣特攻2》三款遊戲共 9 款,並分別測試 1080p、1440p、2160p 三種主流解析度
![]()
近期的兩款光柵化遊戲《鬥陣特攻2》與《惡靈古堡4重製版》,在 1080p 與 1440p 解析度下,都有不錯的幀數表現,《鬥陣特攻2》甚至在 2160p 時也能達到 184 幀。
![]()
![]()
![]()
![]()
《最後生還者》、《碧血狂殺2》、《微軟模擬飛行2020》、《極限競速 地平線5》這四款支援光追的遊戲中的前兩款遊戲,畫質特效全開下在 1080p 與 1440p 都有不錯的表現,進一步開啟 DLSS 後在 2160p 也能順利超過 60 幀。
《微軟模擬飛行2020》現階段雖然更著重於受限於處理器而影響流暢度,但開啟 DLSS 後也能讓幀數成長接近倍增,建議玩家可全程開啟 DLSS 以便享受流暢的風景畫面。
《極限競速 地平線5》無論在開啟 DLSS 與否,在 1080p 與 1440p 都有接近百幀或以上的表現,即使 2160p 解析度下,幀數平均也能達到基本的 60 幀,順跑遊戲不成問題。
![]()
![]()
最後來看看 《電馭叛客 2077》與《F1 22》這兩款 DLSS 3遊戲,我們分別測試了 TAA、DLSS、DLSS 3 三種設定。
《電馭叛客 2077》不愧是目前顯示卡的硬體殺手,在開啟光追瘋狂等級下,即使 1080p 也無法穩定達到 60 幀,必須開啟 DLSS 才能達到流暢等級。進一步開啟 DLSS 3 與幀生成後有如吃了大補丸一般效能暴增,在 1080p 與 1440p 解析度下分別獲得 146.98 幀與 104.91 幀的成績,2160p 解析度也能達到 62.81 幀,有一定的流暢性了。
《F1 2022》這款新遊戲支援了 DLSS3 並導入 VR 虛擬實境,玩起來感受相當棒,我們以摩納哥賽道進行測試,在 1080p 與 1440p 都有一定的流暢度,當然建議玩家開啟 DLSS 遊玩以增加流暢度。
總結
![]()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4070 AMP AIRO 對比起前代 RTX 3070,不僅更省電一些,效能更貼近 RTX 3080,開啟光追後更有大幅度的幀數成長,而且 NVIDIA 獨家的DLSS 3與幀生成技術,在遊戲支援的情況下效能可謂暴增。
面對目前多數主流玩家需求的 1080p 與 1440p 遊戲解析度,RTX 4070 能夠應付得非常好,部分遊戲甚至能在 2160p 4K UHD 解析度下達到 60 幀以上,以這樣的效能,面對目前主流遊戲甚至 3A 大作都沒問題。
在強悍運算效能、高速記憶體與預設超頻加持之下,ZOTAC GAMING GeForceRTX 4070 AMP AIRO 非常適合拿來玩目前市面上所有大作遊戲並獲得流暢且細膩逼真的畫質,玩家近期如果有更換顯卡需求不妨納入採購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