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許多英勇對抗喪屍的末日生存遊戲,而獨立遊戲工作室 Vanimals 所開發的《甦醒之路》(UNDYING),刻劃的不是神勇的退休老兵殺出重圍,而是不幸被喪屍咬傷的母親以及年幼的兒子在末日中掙扎求生的故事。
如果你被喪屍咬了還有什麼出路?如果這時你還有個孩子要保護你又會怎麼選擇呢?
玩家將扮演母親安玲,教導年幼的孩子科迪,在等待最後一次撤離的過程中,陪伴他面對恐怖的喪屍攻擊,同時用最後的愛以及時間,教會他未來該如何獨自在這個世界生存。
本作最早於 2019 年 E3 展發布製作消息,2021 年於 Steam 開放搶先體驗,耗時將近二年的開發,終於在今年 12 月 7 日上架正式版。
遊戲設定了 60 天等待撤離的時間,你必須想辦法和科迪熬到最後一波撤離那天,時間一到便會迎來最終結局。
生存與資源
「媽媽你不害怕那些怪物傷害妳嗎?怕,但是我更怕你被傷害。」
《甦醒之路》是一場考驗玩家「母愛」的過程。時間帶給玩家的不僅是生存壓力,還有讓你做好和孩子道別的準備。科迪是安玲活在這世界的動力,母子倆就是生命共同體。
因此即使在初期的遊戲中,物資相當稀少,玩家也必須妥善分配有限資源。不僅要維持安玲的生存數值,還得同時照顧孩子科迪,因為這不是安玲一個人的單打獨鬥,少了其中一人誰也活不成。
生存條件有三個必備要素:生命值、飽食值、水分值。
三種數值都會影響角色存活,生命值決定是否有足夠力量對抗喪屍,而飽食值和水分值則直接影響行動力。
低血量雖能繼續行動,卻會面臨被喪屍打兩下就強制遣返,反而浪費汽油的風險,因此不建議這麼做。
獲取物資的管道除了到處搜刮雜物堆外,也能將蒐集到的零件如木材、玻璃碎片等在家中進行加工來提升裝備和修建家園。這些看似普通的零件,可以說是在這世界生存最重要的素材了。
有了這些素材不止可以在家進行烹飪、採集、製作,像是收集電線和布料還可以修理家中的洗手台,將來就不愁沒有水資源。.
不過要在這世界生存,不能僅僅是獲取物資,還得延緩安玲的喪屍症狀、照顧家園。
要維持安玲的健康,必須投入時間和心力種植藥材,避免她身上的 debuff 影響每日行動,因此會建議初期把稀有素材優先投資到修建家中的花圃或是洗手台。
「母子同心,其利斷金」科迪的成長與培養
在遊戲中,玩家不能只扮演一位善戰的母親,還得當一位願意花時間等待孩子成長的母親。由於安玲每天都要面臨強制的虛弱 debuff,母親不會永遠都這麼強大,因此這時更加突顯出科迪的重要性。
玩家無法操作科迪,但可以選擇科迪的培養方向。科迪一共有製作、生存、戰鬥三個方面的技能可以培養,經驗值主要來自操作安玲行動時,會有個選項是「叫科迪過來看(學習領悟)」這個設計為的是教會科迪各種生存技能。
要讓只有 8 歲的科迪領悟技能,總是需要母親(玩家)一次次的耐心教導,但要是有將科迪的技能培養起來,之後取得物資便會容易許多,甚至能讓科迪成為殺喪屍高手。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什麼都自己來,放任科迪自由行動、不叫他來學習,相對的隨著安玲身體基礎數值每天被削弱的情況下,後期玩家也會越來越難以行動。
其實遊戲這麼設計的道理也等同於現實,如果早早讓孩子學習,對將來的幫助也會越大。但是當家長以保護為理由什麼都不肯教時,又怎麼能期望孩子將來有什麼豐功偉業呢?
培養方向的部分筆者建議優先培養科迪的戰鬥技能。遊戲後期喪屍種類和難度會提高,初期安玲拿著球棒就能以一檔百,到後期喪屍的種類以及攻擊方式多變,大部分時間就只能靠跑酷閃避喪屍來行動。
但是有些必要物資又放在被喪屍包圍的地方不清怪不行,如果有先培養科迪的戰鬥技能,後期就幾乎暢行無阻,根本不需要安玲出馬。
世上只有媽媽好
梁啟超在《新民說》曾提到「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強。孺子弱也,而失母則強。」
母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當女人成為母親時,她會為了孩子而忘記自己的弱小。同樣,孩子在幼小的年齡也許顯得脆弱,但失去母親的陪伴後,他們也能展現出自己的堅強。
這點也體現在《甦醒之路》當中,前期我們能看見安玲為科迪所展現的強大,野外探險時安玲會牽著科迪的手,而遇到喪屍攻擊時,安玲最優先的選項不是攻擊,而是撲向科迪避免他受到傷害。
當科迪看到喪屍或受到攻擊時會提高壓力值,一但壓力值太高就會影響行動,必需靠提升壓力耐性和母親安撫才能降低。
這項設定讓科迪在遊戲初期的定位像個累贅,看到一群喪屍衝過來不會趕快幫忙母親,只會在一旁抱頭發抖,玩家還得不時照顧他的情緒。
不過換個角度想他只是個孩子啊!有哪個 8 歲小孩人生第一次面對喪屍就能毫不畏懼大殺四方?
安撫科迪情緒的方式除了每天出門探索前可以念一本故事書增加 buff 外,就是吹口琴穩定科迪的情緒,而安玲吹的曲子偏偏是齊豫的《送別》,因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至少在活著的時候教會孩子如何照顧自己。
這種陪伴與依靠,便是遊戲展現母愛的一面,也是最能打動玩家的部分,但也讓人在遊玩的過程中胃痛不已。
遊戲中安玲的行動導向都是為了保護科迪、幫助科迪成長,明知道無微不至的陪伴最後只會換來遺憾,卻不得不面對,玩完會讓人忍不住想大喊:「世上只有媽媽好!」
考驗玩家人性
《甦醒之路》除了展現為母則強外,末日生存遊戲不免俗的會出現考驗人性的環節。
譬如說遊戲裡我們會遇到鄰居小女孩瑪麗,這是一個重要支線。瑪麗每天會向玩家要一樣生存物資,但遊戲前期物資其實是非常缺乏的。
一開始出於善心還可以給個幾瓶水來應對,但後面瑪麗會跟玩家要求食物、醫療箱這類前期非常難以取得的物資。這時玩家就面臨究竟要將物資留著自己使用還是分給鄰居小女孩?
系統也提醒一定要每天去探望瑪麗,筆者有幾天一直來回其他地方搜尋物資因此錯過探望瑪麗,沒想到幾天後再次來到瑪麗家門前只見門口一攤鮮血和一張照片,無論怎麼敲門也沒有回應了,而瑪麗的下落也要玩到結局才會知道。
又或者是在喪屍圍繞的危險地區,傳來有人被壓在車底的聲音,以往的生存遊戲我們只需要顧好自己保命要緊。
但現在你身為一位母親,有小孩要照顧,而你的孩子對這世界狀況不瞭解,覺得有人呼救就得伸出援手,面對這個兩難的情況,你要選擇當個自私的人?還是慈悲的人?這些支線設定都考驗著玩家的人性,某些重大支線甚至會影響結局。
技術層面仍有進步空間
儘管在情感的部分動人,但本作還是存在一些技術層面的問題,像是科迪的技能培養缺乏系統引導;筆者玩到中期才無意間發現需要自行分配科迪的成長技能,難怪前面總覺得這小孩是個累贅,什麼都不會只知道吃和喝,技能點起來後瞬間感覺好用不少。
除此之外,本作有許多需要讀取的場景,跨地圖移動還好,但就連出家門、上家裡二樓也需要頻繁讀取畫面,讓人有些不耐煩,且有時會遇到讀圖 bug 遊戲必須關掉重開,希望製作組後續能再進行優化。
《甦醒之路》一共有 4 種結局,雖說本作實在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結局,但這些也是從遊戲一開始便可以預料到的結果。
嚴格說起來《甦醒之路》是一部合格的悲劇,因為好的悲劇,不是只會渲染悲傷情緒,而是在絕望中仍讓玩家保有一絲希望,並將這點希望延續到最後。
此外《甦醒之路》還有額外提供服裝 DLC 讓玩家購買,如筆者選擇的服裝為《終極追殺令(這個殺手不太冷)》的造型,其他也有像是《殭屍先生》《追殺比爾》等母子裝扮讓玩家選擇,也能為遊戲過程中增加一點樂趣。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本作是款適合所有玩家的末日生存遊戲,比起殺喪屍,更著重於描寫人類之間的情感互動,遊戲雖然充滿喪屍但他的美術風格不血腥,即使不擅長射擊、害怕面對喪屍的玩家也能輕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