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財務長 George Davis 日前於證券公司 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會議中談論 Intel 未來獲利概況,證實自家 10nm 製程的利潤不如 22nm,距離當前出貨主力 14nm 的利潤更遠就不用提了。
Intel 10nm 產品概況
研發代號 | 製程 | 推出時程 |
Cannon Lake | pre-10nm | 2017 年,現已停產 |
Ice Lake | 10nm | 2019 年 |
Agilex FPGA | 10nm | 2019 年 |
Tiger Lake | 10nm+ | 2020 下半年 |
DG1 | 10nm+ | 2020 下半年 |
Snow Ridge | 10nm | 2020 下半年 |
Lakefield | 10nm / 22nm | 2020 年 |
Ice Lake Xeon | 10nm+ | 2020 下半年 |
Sapphire Rapids | 10nm++ | 2021 年 |
為了維持市佔率,Intel 仍需要 10nm 製程的產品,並寄望於 Computex 2020 備妥 Tiger Lake 可運作樣品,然而 George Davis 認為它表現未達預期。
附註:Intel 表示 George Davis 談到的表現是關於利潤方面績效,而非性能。
會中同時討論到新製程工藝,Intel 只有在 2021 年底前透過 EUV 光刻技術量產下一代 7nm 製程時,才有機會與競爭對手相互匹敵。雖然屆時競爭對手可能已量產 5nm 製程,但 Intel 認為兩者的電晶體密度應該是相近水平。
George Davis 說:
(為了)重獲製程工藝領導地位,我們已加速 10nm 和 7nm 推出時程之間的重疊,7nm 和 5nm 之間也是如此。
Intel 打算於 5nm 製程重獲昔日代工競爭優勢,預估最早在 2024 年(可能更晚),而屆時對手可能已進行 3nm 製程,並使用新一代 GAAFET (gate-all-around FET,環繞式閘極結構場效應電晶體)技術取代原本的 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
其實近年來的製程技術更新已不如以往可有效縮減製造成本,尤其越接近半導體物理極限反倒因為工法特殊而需要更換高價設備,良率也是另一層問題。只能期待 Intel 在製程和架構多加把勁,別再擠牙膏了,否則就只能被有台積電加持的 AMD 壓著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