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大作帶著走,MSI Claw A1M龍之爪掌機讓你隨時隨地都開玩!

 

01

 

Windows 掌機開始流行以來,各大廠商也不斷加入這逐漸活絡的市場,把 3A 遊戲帶著走已經不是幻想了;MSI 雖然不是最快加入掌機戰場的廠商,卻是第一個以 Intel 架構打造掌機的品牌,這次要介紹的 MSI Claw A1M 龍之爪就採用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以及 Arc 內顯所打造而成,有什麼特別之處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外觀與設計

 

02

 

首先來看看外觀,MSI Claw A1M 與其他掌機大小其實相差不多,294 x 117 x 21.2mm 的尺寸,重量為 675 克,Windows 掌機必須在效能以及續航之間的取捨,畢竟拿在手上玩遊戲那是實打實的感受。

 

黑色霧面的外觀,先看到正面,中間是支援觸控的 7 吋 FHD 120Hz IPS 螢幕,螢幕左右兩側分別配置了 View 鍵、MSI Center M 快速鍵、選單鍵與快速設定鍵。按鍵搖桿則是非對稱式設計,左右兩邊的蘑菇頭搖桿底下有一圈 RGB 燈效、右側 ABXY 按鍵同樣帶有 RGB 燈、左側則是方向鍵,靠近底部左右兩側則是分別內建了 2W 輸出功率的揚聲器。

 

03

04 05

 

從機頂角度可以看到左右兩端各有兩顆扳機鍵(LB、LT、RB、RT)、另外也有音量按鈕、3.5mm複合音源孔、PD 充電孔、SD 卡插槽以及指紋感應電源鍵,機頂也做了整排散熱開口。

 

06
機頂由左至右分別是音量鍵、3.5mm 複合音源孔、Type-C、MicroSD 插槽與電源鍵。
08 07

 

來到背面,首先映入眼簾的除了 MSI 龍盾 logo 以外,還有大面積散熱開口以及 M1 / M2 自訂按鍵。隱藏在散熱開口內則是象徵產品名 CLAW 的龍爪抓痕圖案。從機身斜側面則可以看到這次 MSI 為 Claw 所設計人體工學的機身握把線條,在握持的舒適度上表現得也相當不錯。

 

在內部上方透過兩個散熱風扇,搭配 Cooler Boost HyperFlow 內流式散熱系統,透過背面進氣,再由頂部散熱孔排出。

 

09-1
機背 M1/M2 按鈕,正常握持時剛好可透過中指或無名指操作。

1011

 

除了機身之外也有攜行包可以選擇,內部相當柔軟,能夠可以很好的保護主機,另外還附上螢幕保護貼、紅色魔鬼氈束帶以及信仰龍爪吊飾,安全之外也幫你信仰加滿。

 

14

 

12 13

 

40

16

 

效能與內在

 

17

 

前面提到 MSI Claw A1M 龍之爪採用了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以及 Arc 內顯所打造而成,掌機的重點除了要玩得動,也得要玩的久,這次配上這顆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以及 53Whrs 電池,無疑就是為了讓玩家能夠玩的盡興一些;其中 Intel Arc GPU 有 8 個 Xe-core 繪圖核心,除了遊戲的圖形效能之外,對於 AI 加速也有所幫助。

 

充電器使用的是 65W 的 USB-C 電源供應器,搭配可拆卸電源線。儲存部分,內建 1TB M.2 2230 SSD,另外可以透過額外安裝 MicroSD 卡來擴充儲存容量。

 

19

 

18

 

對於一台遊戲掌機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一個易懂好操作的介面。

 

作為後起之秀,MSI 為 Claw A1M打 造了「桌面/控制器」兩種模式,桌面模式的 Claw 其實就是一台 Mini PC,當然你也可以用控制器模式,使用專門為 Claw 打造的 MSI Center M 遊戲大廳,類似動態磚的介面操作起來更方便。

 

MSI Center M 遊戲大廳是掌機預設的開啟畫面,在這裡可以看到大家平常常用的 Steam 等遊戲平台,可以將常玩的遊戲加入清單中快速啟動;除此之外下方則有掌機相關的各式設定,可以調整掌機的效能以及連接網路等等的調整動作。

 

42
MSI Center M 遊戲大廳,常用功能與遊戲都直接呈現在這邊。
21
控制模式、情境模式、更新率、網路藍牙、聲音亮度都能快速調整。

43

 

其中「使用情境」,總共有人工智慧引擎、極致效能、平衡、超級省電、手動等模式。沒有連接電源時建議設定為平衡模式遊玩,可以兼具效能以及電量消耗;如果有連接電源可以調整至極致效能模式讓 Claw A1M 潛能解放;如果懶得調整當然也可以用人工智慧引擎讓系統主動判定調整即可。

 

AI 人工智慧引擎可以開啟燈效、音效與效能三種功能讓 AI 自行調整,而極致效能模式則是可針對風扇轉速設定自動與進階兩種模式,最後是手動模式下,則可依照電源模式與電池模式,自行設定最大瓦數,可以看到在電源模式最大可將 TDP 設定在 40W,而電池模式最大則僅能調整至 35W。

 

「控制模式設定」則可以選擇手把模式以及桌面模式,可以對應兩種不同的使用情境調整 Claw 上面的按鈕設定值,甚至震動回饋也是可以調整的。

 

由於採用 Windows 11 作業系統,也讓 Claw 遊戲掌機能使用手把(也就是遊戲模式)與桌面兩種模式,而在沒有外接鍵盤滑鼠的情況下,使用者可以至控制模式設定選項中,針對機身上的各部按鍵與類比搖桿進行設定,也能個人化巨集鍵與組合鍵所對應的功能,而對應的功能選項基本上原廠預設的都是常用的功能,除非自己有習慣用什麼樣的組合或操作,再來針對某個按鍵進行調整都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22
透過使用情境模式快速調整掌機效能或省電遊玩~
23
「控制模式設定」可以在手把模式或桌面模式中切換。

24

 

MSI Center M 提供簡單的 Mystic Light 燈效調整,Nahimic 音效模式則具備音樂、電影、通訊、遊戲與 Smart 智慧模式等,不過開啟 AI 人工智慧引擎時就讓系統自動調整即可,不必額外首棟進行設定。另外針對多人遊戲通訊也可設定智慧降噪,消除麥克風與喇叭不必要的雙向雜音。

 

44454648

47

 

遊戲實測

 

25

 

29

 

接著進行遊戲實測,這次實測的是九日以及對馬戰鬼導演剪輯版兩款遊戲。如果是第一次安裝遊戲,以 Steam 來說,使用 MSI Center M 遊戲大廳點擊 Steam後會先跳進桌面模式,登入帳號並且下載遊戲,再回到 MSI Center M 遊戲大廳將遊戲加入快速啟動清單,下一次就可以不用進入桌面模式。

 

第一次使用時建議先讓系統直接掃描加入遊戲清單即可,相當方便。

 

32

26 31

 

首先進行比較簡單的橫向卷軸遊戲九日的實測,不論在連接上電源的極致效能模式還是平衡模式,都可以穩定在 115Hz-120Hz 的範圍內遊玩,完整發揮這塊 7 吋 FHD 120Hz IPS 螢幕的性能,畫面的色彩鮮豔表現算是非常夠水準。

 

接著進行對馬戰鬼導演剪輯版,在接上電源的極致效能情況下低畫質可以穩定在 30~35 幀、高畫質 25 幀上下,在最高畫質時也可以到達 21 幀左右;不過如果是使用平衡模式,最高畫質就會經常掉到 10 幀左右,如果在打鬥情況下其實遊玩體驗並不好。

 

建議平衡模式還是以最低畫質遊玩就好,可以維持在 30 幀,即便打鬥可能會稍微掉到 25 幀左右,但仍是可玩的狀況,畢竟手持遊戲裝置螢幕並不大,7 吋螢幕能看到的細節也不會太多,實際畫質細節感受的差距其實不會太大,稍微調低畫質,電量也能撐更久,玩起來才爽快~

 

27

 

總結

 

28

 

對於以上兩款遊戲的體驗,九日這類型的橫向卷軸冒險遊戲,零碎時間拿出來玩一下推進故事並且還有順暢的畫面體驗;另外對馬戰鬼這樣的 3A 大作,也是可以達到 30 幀可遊玩的一定流暢程度,平日下班回家如果懶得使用電腦,隨時隨地打開 Claw 也可以在順暢的體驗下推推劇情順便解支線任務。

 

掌機主要目的其實並不是著重於體驗超好的畫面,而是隨時攜帶遊玩的方便性,利用零碎時間玩遊戲的感受真的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如果你也常常有懶得開電腦的情況或者常常出差覺得電競筆電不方便攜帶,MSI Claw A1M 真的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33

 

Model:林依彤

 

更多美圖:

343538

 

41 15

37

 

39

36

 

推薦電競新聞

繼續閱讀
Source 3A大作帶著走,MSI Claw A1M龍之爪掌機讓你隨時隨地都開玩!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69406/msi-claw-a1m-handheld-gaming-console-hand-on-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