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平價的 VENTUS 3X,微星也在 GeForce RTX 5070 Ti 推出帥氣的超頻款顯卡,來看看 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吧。
包裝
Vanguard 系列是微星在 GeForce RTX 50 系列導入的產品線,位階僅次於最頂級的 Suprim 系列。這次 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就是微星 RTX 5070 Ti 顯卡中最高階的產品。
為了慶祝 Vanguard 系列上市,微星特別推出 Launch Edition 上市紀念版,隨顯卡附贈一隻獨家限量版的 Lucky 環遊世界公仔。我們這次抽到的是英國皇家衛兵造型的 Lucky,手上還抱著顯卡,有夠可愛。
外觀與設計

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外型以粗獷的斜切線條與稜角,勾勒金屬外罩與碳纖維紋理的拼接型狀,金屬導風罩上的鑽石切邊為質感加分不少,相比 Suprim 系列的素雅路線,Vanguard 整體風格明亮歡快許多。
畢竟是 RTX 5070 Ti 的最高階款式,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也融合了應用在 Suprim 系列顯卡的頂級散熱設計:HYPER FROZR 散熱器。
散熱器的基底使用均熱板,搭配對應各種元件高低的金屬板,可迅速把 GPU 晶片、GDDR7 記憶體顆粒與 VRM 供電模組的熱量帶走。再透過方形緊密排列的熱導管把這些熱量傳導至綿密的鋁製鰭片上進行擴散。
鰭片延續 Suprim 系列的設計,在朝向風扇那一側導入交錯波浪邊緣的 Wave Curved 4.0 設計降低湍流,朝向 PCB 的那一側則導入交錯的 V 型切口的 Air Antegrade Fin 2.0 設計提高氣流效率。
散熱形式維持尾段氣流穿透設計,PCB 大約只佔顯卡全長的一半,剩餘區域以鏤空背板方式讓氣流穿透到顯卡後方,減少廢熱堆積。視訊介面檔板也有開孔方便熱氣散出。顯卡背部頂端設有模式切換器,可依照喜好將風扇策略調整成靜音或遊戲模式。
隨附的 PCIe 轉 12V-2×6 電源轉接線是較粗硬的線材,RTX 5070 Ti 需要 3 組 PCIe 8 pin 電源輸入。微星特別在接頭處改用黃色塑膠材料,讓使用者在裝機時更容易確認電源安裝的完整性。
另外由於卡身較重也較長,微星也貼心附上顯卡支撐架,上下兩端都有橡膠軟墊保護顯卡與機殼,同時強化支撐穩定性。
效能實測
我們以 MSRP 款的 RTX 5070 Ti 當作對照基準基準,來看微星 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在遊戲模式的效能落點。
遊戲以 4K 解析度運行光線追蹤,包含最吃重的路徑追蹤效果,結合 DLSS 4 畫質模式,都能達到 100 fps 以上,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大約領先 MSRP 款 RTX 5070 Ti 約 2.4% ~ 3.5%。
而在 3DMark 多項測試中,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則領先 NVIDIA Founders Edition 創始版 1% ~ 2.44%
功耗方面,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於軟體測得約 300W,若透過 NVIDIA PCAT 功耗分析工具偵測 12V-2×6 電源端子與 PCIe 插槽,則測得全卡瞬間最高功耗近 355W,比 MSRP 款 RTX 5070 Ti 稍稍高出 9W。
在 3.3 槽 HYPER FROZR 散熱器的壓制下,GPU 燒機最高溫僅 54.9°C,比 MSRP 款 RTX 5070 Ti 還低了 12.2°C,GDDR7 記憶體顆粒最高溫 56°C,也比 MSRP 款 RTX 5070 Ti 低了 22°C。
總結
雖然微星沒有在 RTX 5070 Ti 推出最頂級的 Suprim 系列,但 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依舊融入不少頂級散熱元素,大幅超頻竟能維持更低的運作溫度。
微星 GeForce RTX 5070 Ti Vanguard SOC 提供 5 年保固期,再搭配明亮歡快的造型與 RGB 燈效,確實是一張優質的中高階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