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三星今(2025)年新發表的 Galaxy Z Fold7 可以說是歷來進化最明顯的摺疊手機,厚薄度、重量都達到相當理想的狀態,一起來看看他的表現吧。
設計與規格
Z Fold7 導入全新設計的 Armor FlexHinge,透過創新的水滴設計與多軌結構讓轉軸更薄,同時能夠分散摺疊壓力並減少螢幕摺痕。展開平放的厚度僅 4.2 mm,
摺疊起來時達到 8.9 mm,只比當前直立式旗艦機 S25 Ultra 厚 8.2 mm 多了 0.7 mm。
機身內部用上 4 級鈦合金支撐板(Grade 4 Titanium Lattice),縮減厚度與重量之餘還能提高結構堅固性。螢幕表面的 Ultra-Thin Glass (UTG) 厚度提高 50% 則進一步提升螢幕面板堅固性。Z Fold 7 總重縮減到 215 g,甚至比 218 g 的 S25 Ultra 還輕。
由於摺疊厚度與重量相較前代機種減輕不少,讓摺疊狀態的單手握持與操作的舒適度大幅提升。喇叭做在封面頁的上下兩端,這樣不管摺疊還是展開,都能呈現均衡且飽滿的立體聲。
封面螢幕表面使用 S25 Edge 同款的 Corning Gorilla Glass Ceramic 2(康寧大猩猩玻璃陶瓷 2),透過在玻璃基體中嵌入精密排列的晶體,有效提升螢幕的耐用性與抗裂能力。機背則維持自家旗艦機常用的 Corning Gorilla Glass Victus 2 玻璃。
Z Fold 7 相機排列的設計語言與 S25 系列相仿,都是孤島式,只不過受限於展開後的機身厚度僅 4.2 mm,仍然需要一塊結構將其架高。
主相機用上 S25 Ultra 同等級的 2 億像素感光元件,不過這塊模組的厚度比 S25 Ultra 的縮減 18%,才能塞進展開單層厚度僅 4.2 mm 的機身。超廣角與望遠相機則維持於 Z Fold 6 同款的 1200 萬像素和 1000 像素感光元件。
內頁螢幕下相機不只從 400 萬像素感光元件升級到 1000 萬像素,鏡頭也改成更廣角(等效 18mm),自拍視野更廣更好用。
效能實測
由於搭載 Android 陣營今年最強的 Qualcomm 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 (SM8750-AC) 處理器,Z Fold 7 的性能相當亮眼。整體成績大致與傳統直立式旗艦 S25 Ultra 相仿,受限於單層機身更薄的緣故,部分成績會稍低一些,但不會差太多。
3DMaek 等遊戲相關應用因為測試行程稍長,較接近日常使用情境,在 Z Fold 7 較薄機身的情境下成績會些微低於 S25 Ultra,但成績和穩定度差距不大。
Geekbench 6 GPU 可能受惠於軟體環境進一步最佳化,Z Fold 7 成績比 S25 Ultra 略好一些。
AI 人工智慧運算應該也跟軟體最佳化有關,Z Fold 7 在 AITUTU 的成績比 S25 Ultra 略好一些,但 Geekbench AI 就稍微弱一點點,但仍相當接近。
總結
經過幾個世代的演化,Samsung 三星 Galaxy Z Fold7 已經能夠把摺疊手機的厚薄度、重量控制到跟一台直立式旗艦機差不多,性能方面也不打折,光是這幾點特性就是相當難得的成就。
另一方面,相較於過去摺疊機種主相機僅 5 千萬像素,Z Fold7 在維持相近機身厚度的情況下推升至 2 億像素,配合全新的演算法,成像畫面也不輸直立式旗艦機。
不得不讚嘆三星這次 Z Fold7 的海影藍配色,從鋁合金外框、轉軸、機背與相機模組外罩,都是如此優雅、精緻的湛藍,玻璃被蓋內還包藏宛如金屬光澤般的反射,質感更上一層樓。
若真要挑缺點,大概就是電池容量僅 4400 mAh,總續航力仍略遜直立式旗艦一些。對台灣地區消費者來說,另一個相對明顯的缺點是台灣機種仍不提供 eSIM 選項,畢竟國際機種就有雙實體 SIM 卡槽 + eSIM 的機型,eSIM 真的可以大幅提升多數用戶的使用便利性。
綜觀而言,Galaxy Z Fold7 是一台相較過去機種大幅進化,且各方面都相當理想的折疊旗艦機,適合想要同時擁有折疊起來的纖細握持手感,以及展開後的超大螢幕的用戶。期望三星未來能夠進一步強化超廣角與望遠相機的感光元件,讓摺疊手機達到究極完美的旗艦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