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be8924294d3e5012eb1cd433aa2937d973282d56.jpg)
EA 射擊新作《戰地風雲 6》(Battlefield 6)本週展開多人模式 Beta 公測,搶先體驗的 Steam 玩家一度突破 33 萬人,老兵們讚嘆 PC 最佳化做得很好,兵種回歸系列傳統、戰場密集交火節奏爽快;但也有人認為地圖規模太小,打起來如同《決勝時刻》團隊死鬥。
戰地風雲工作室確認,《戰地風雲 6》在 10 月 10 日正式發售將推出 9 張全球戰場地圖,目前 8 月公測首週僅釋出 3 張,包括伊比利攻勢(王冠戰線)、解放峰、開羅圍城,以及第二週新增僅限步兵對峙的地圖「帝國州」。
其中「伊比利攻勢」與「開羅圍城」的征服模式,步兵在狹小巷弄互推,載具的悍馬又脆又難開,坦克不過兩台,相較之下,《戰地風雲》前作的征服模式地圖遼闊,讓大量載具在沙場奔馳,構成震撼的大場面戰爭。
Reddit 網友 Infinite_Lab1492 摸了公測六、七把指出「地圖實在太小了」,六代地圖讓人們 20 秒內駁火,緊湊的節奏如《決勝時刻》,但戰地引以為傲的載具,直升機開起來像《戰地風雲 2042》一樣糟糕。
其心得引熱議,前一款《戰地風雲 2042》起初要做「大逃殺」,三年前上線時地圖過大被詬病,老玩家求 DICE 帶回《戰地風雲 3》的塞納河畔「地鐵」、伊斯坦堡「大市集」等類似的緊湊地圖,現在地圖做小又被嫌,這群粉絲實在難被取悅。
「這些人就是當初討厭 2042 超大地圖的那群人;現在又討厭較小的地圖。」
另一串討論用詞較理性,網友 broplsineedhelp 認為《戰地風雲 6》首周公測三張圖如《決勝時刻:現代戰爭》的地面行動攻防戰模式,再額外加入寒霜引擎的破壞效果。
原本系列代表性的遼闊戰場與載具大戰,在這次測試地圖被大幅削弱,「我知道他們這次是想強調破壞效果作為主打特色,但這些地圖對《戰地風雲》來說真的太小了,感覺像一直在繞圈圈跑。」
玩家認為,小地圖導致整體戰鬥節奏變得過於緊湊,完全失去以往講求策略與耐心的戰場感,許多地圖甚至呈現「漏斗型」設計,強迫玩家在狹窄空間內正面交鋒,幾乎無法進行側翼包抄或多路線推進,讓人倍感壓迫。
大部分公測玩家反映最激烈的,正是地形高低差極大、視野開闊的「解放峰」,也是這次公測唯一出現飛行載具(直升機與戰機)的地圖,場景設定在塔吉克斯坦山區,地形開闊建築稀少,制高點變得非常關鍵。
當戰線陷入膠著時,常見大量偵察兵蹲點遠射,狙擊槍開鏡時反射到敵人眼裡化作「閃光」。一位 Reddit 西語玩家就用哏圖總結「解放峰」的常態戰況,山坡上滿是反光點,遠看宛如演唱會現場的手機燈海,引近萬網友共鳴按讚。
「我們小隊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輪流從一個掩體跑到另一個掩體,試圖穿越通往 C 點的路上聽著子彈不停呼嘯,根本是絕望的生存遊戲。」
也有老玩家呼籲戰地工作室盡快讓「迫擊砲」回歸,迫擊砲火不僅可掀起沙塵干擾視線,更能反制高地狙擊手或轟炸敵軍蹲點。
網友 A:「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迫擊砲啊!」
網友 C:「等《火線風暴》模式開放後,大家一定又會搶山頭狙擊。」
網友 D:「讓我想起第一次玩《戰地風雲1》測試時西奈沙漠的體驗,那感覺回來了。」
公開測試版的地圖規模縮水,很可能是開發團隊為了改良效能、測試多人伺服器穩定的妥協設計,畢竟目前公測主機與 PC 版表現都相當流暢,而六代還有多達 6 種以上的遊戲模式,官方也允諾在正式上市前更動地圖。
《戰地風雲 6》預計 2025 年 10 月 10 日登陸 PS5、Xbox Series、PC,期待正式版推出後能在其他地圖看到載具亂鬥的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