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EA 出品的多人軍事射擊大作《戰地風雲 6》(Battlefield 6)經過連續兩個週末的公開測試在今(17)日結束,期間在 Steam 創下超過 52 萬同時上線的玩家峰值,不少熱鬧的場面也在 SNS 熱烈討論,雖然這不代表 BF6 真的穩了,但能肯定的是下半年不會只有 CoD 專美於前。
基本上為了獲得全部的公測挑戰獎勵,像是突擊兵近距離擊殺、工程兵修復載具、支援兵急救人數、以及偵查兵索敵數量,四個兵種幾乎都會有至少超過 2 小時以上的體驗。
如果你無緣在這兩個週末遊玩公開測試也無妨,畢竟 SNS 已有不少熱門戰地奇景可搜羅,這裡結合編輯個人奮戰 20 階級的體驗替槍友們做個盤點。
霰彈槍真的很強
作為單兵作戰最全面的突擊兵,有著衝刺速度的被動與榴彈發射器,加上手能配帶霰彈槍或其他武器,公測初期便令人覺得相當好上手,而本作的霰彈槍同樣不下 CoD,近距離幾乎都是一槍一個,對瞄準有信心的人還可裝上獨彈頭。
Who needs a sniper when you got a shotgun? 😉
byu/heaterroll inBattlefield6
Guess this was Karma for using the shotgun 🤣#Battlefield6 pic.twitter.com/0B13BL6qwa
— Arekkz Gaming (@Arekkz) August 9, 2025
而突擊兵另一個特色在於溫壓彈發射器,雖然沒有強大的爆破效果,但炸開後的火焰燃燒與緩速效果對攻堅來說非常好用。
當個焊武帝
工程兵維修載具的畫面,在公測第一周便已經廣傳,沒辦法,畢竟其中一個挑戰任務需要修復載具生命達 3000 點,就算沒有這個任務,光是蹲在坦克上方或屁股後面拼命焊接,安全感無可比擬。
加上目前公測的地圖較小,坦克交戰的位置狹窄有利於雙方工程兵互相修復,因此幾乎可用一張哏圖來形容目前的坦克戰鬥。
然而,工程兵可能是目前戰場上最好玩的兵種,除了修載具外,扛著火箭筒不僅能打載具,也能轟炸躲在建築後方的敵人,或是直接朝山上的狙擊手轟過去(被轟的人就是我)。
而 SNS 社群也上演許多玩家表演神奇的精彩畫面,像是己方坦克爆炸後自己飛到天空,還有人能瞬間反應掏出火箭筒反擊,又或者是一人獨自蹲到敵方坦克下方,一己之力瓦解對方的工程兵,還用焊槍將敵方坦克焊破的神奇表現。
Best BF6 video I’ve seen so far.
byu/Dimension_Forsaken inBattlefield6
I've peaked as an engineer
byu/LatchKeyLore inBattlefield
用電擊器殺人比救人快樂
能夠與工程兵在樂趣上互別苗頭的大概就是支援兵了,畢竟用電擊器救人很簡單,但不是盲目衝出去救人,而是需要一些戰術配合。
不過相較於救人,用電擊器殺人可就快樂得多了,就算不能像海外玩家那樣深入敵陣一連電死好幾人,編輯自己在轉角遇到敵人電一發也是挺快活的。
pic.twitter.com/MZsgsUBiVo
— rivaLxfactor - Battlefield 6 (@rivaLxfactor) August 12, 2025
Not gonna lie.
More entertaining than anything I've seen from the "aimer" community.
彈道很謎的狙擊槍
說到狙擊槍就不能不提「自由山峰」,在第一週公測問世後,自由山峰就已經為 BF6 帶來第一張有關偵查兵的哏圖。
Trying to capture the point on Liberation Peak.#Battlefield #Battlefield6 pic.twitter.com/omebiXaME2
— KAMI (@Okami13_) August 10, 2025
雖然目前偵查兵只有 M2010 增強型狙擊步槍,不過考慮到不是人人都是槍神,對準頭沒自信的人換上射手步槍也是一種選擇,個人在戰場防守時便採用射手步槍以連射來彌補準頭的不足。
而談到偵查兵,高地優勢是不可少的,有些玩家嘗試在自由山峰找到相當神奇的地點,甚至還有繞過山頭的路徑;而說到高處,在空中解除降落傘舉槍狙擊,同樣也是海外 BF 社群的奇景。
Fk it over the mountain 🗻 #Battlefield6 pic.twitter.com/wAnFV1FthW
— saki (@OgSakii) August 9, 2025
hit this sniper headshot while skydiving!
byu/Harleyk310 inBattlefield6
問題是,目前《戰地風雲 6》似乎有一些奇妙的 Bug,編輯在使用狙擊槍時經常有點不到人的狀況,雖然存在 Ping 延遲的可能性,但也有部份海外玩家清楚錄影回報。
狙擊槍瞄到點卻打不中的現況,有人推測可能是隱形牆壁,或是單純網路延遲,可能需要等到遊戲上市後看有沒有得解。
Told my mom I'm quitting job and going pro
byu/PenguinMichael inBattlefield6
講到 Bug,編輯個人則是遇到常見的顯示卡突然破圖,電擊器救人但救不起來,同時拉隊友起來拉到一半隊友消失的狀況。
後來看到海外玩家釋出的影片回報,才知道這些都是相當常見的狀況。
なんやお前。神ゲーのフリしてるけど、いつものBFやんけ☺️#Battlefield6 pic.twitter.com/pFmBBuczlO
— 飛多八百:hita800【モンハンワイルズBF6正座待機】 (@hita800) August 8, 2025
No One Left Behind 🤣🤣🤣#Battlefield6 #BF6 #BF6OpenBeta pic.twitter.com/Ziy4jNV4CS
— Battlefield Intel (@BattlefieldInte) August 15, 2025
外掛神仙
另一個常被玩家詬病的外掛問題,早在第一週也有許多玩家回報自瞄或掩體後方一槍爆頭的狀況,不過編輯本身的體驗來說,並未在遊戲過程碰到上述明顯的作弊行為。
然而,在天上行走的神仙倒是讓我遇到了一次,只能說即便使用「安全模式」進行遊戲,外掛仍是官方需要面對的永恆難題。
結語:下半年的 BF6 後續可期
雖然有過《戰地風雲 2042》的前例,不少人依然堅持讓子彈飛一會,然而,在經過體驗 20 階級後,在目前中小規模的地圖作戰時的兵種體感還是相當不錯。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文圈的 BF 社群,倒是興起不少各種 ID 奇聞討論,許多近代名人的 ID 都出現在戰場上,介石打學良的場面形成許多歡樂話題。
另外,載具方面的戰鬥也是令人耳目一心,雖然編輯自身無法做出像海外玩家那樣的神奇飛行操作,但兵種、載具與建築破壞在雙方對壘的戰場表現等方方面面,都帶給不少人歡樂的體驗。
製品版ではおそらくできないF-16同士のドッグファイト
— xʄightingfalc0ⁿ🥝 (@xf1ghtingfalc0n) August 11, 2025
崖下に真っ逆さまに降下していくところかっこよすぎる#Battlefield6 pic.twitter.com/3UygiXmjKF
唯獨要說到缺憾部份,大概就是編輯未能完成的唯一挑戰「在突破或突擊中佔領區域」,經過兩周與最後好幾個小時的排隊嘗試,仍然無緣解完,我甚至還搞不清楚那 10 次佔領是怎麼計算的;而另一位朋友則是搶奪旗幟未能解完,這或許表示開發團隊在設計挑戰的完成次數,與實際玩家排入的遊戲場次可能有明顯出入。
另一個問題就是目前的遊戲 UI 介面,有海外玩家形容該畫面(本篇首圖)就像 Netflix 一樣實在非常貼切,因為在公測期間只有「精選」的地圖選擇,自訂搜尋則是藏在畫面右邊,因此如果場場只排精選,就不見得能解到上述的搶旗或突襲、突破挑戰。
為此,海外玩家則發起呼聲希望官方能夠修改 UI 介面,並提供了玩家自製的 UI 介面設計,看起來確實比現階段的公測畫面還要一目瞭然。
#Battlefield6's main menu needs a new UI design, and the community knows how to fix the issue @Battlefield.
— Battlefield Bulletin (@BFBulletin) August 14, 2025
The UI must be intuitive, clean and user-friendly. This looks so much better.
Nice work u/Oninyourfly 👏https://t.co/5HEgS14waE pic.twitter.com/Tym4ZsnTcB
總言之,《戰地風雲 6》的公開測試確實帶來卓越的活躍參與度,但是整體還說要滿足 BF 社群的期待還是有許多可改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外掛防治、效能最佳化等層面,奉勸 EA 高層還是先別掉以輕心,畢竟身旁還是有《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7》這個對手在。
由 DICE 等團隊組軍的戰地工作室開發的《戰地風雲 6》將於 2025 年 10 月 10 日登上 PS5、Xbox Series X|S、PC Steam 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