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1 在近期推出的更新中,出現了相當嚴重的惡性 Bug,將導致 SSD、HDD 在傳輸容量超過 50 GB 以上的檔案時,可能導致當機,出現硬碟無法被系統偵測到的情況,且 SSD 控制晶片為 PHISON 或是無 DRAM 快取的產品有著較高出現異常的機率。
根據外媒 Neowin 的綜合整理報導,微軟在 8 月推出的更新檔,當中 Windows 10 版本編號KB5063709 / KB5063877 / KB5063871 / KB5063889,與 Windows 11 版本編號 KB5063878 / KB5063875,存在與硬碟儲存相關的惡性 Bug。
據了解,這個 Bug 會在傳輸大型檔案的時候發生,當單一檔案的容量超過 50 GB 時,或是硬碟容量低於 40 %,可能會在傳輸中途遇到硬碟從系統中消失,導致傳檔失敗,部分重新開機後,還可能出現劃分磁區消失、SMART 自我校正紀錄無法讀取,需要格式化的情況。
最糟的是,即便重新開機之後,消失的硬碟就會回來,但只要再遇到大檔案的傳輸,Bug 就又會重新觸發。這點對於有寫入壽命上限 SSD 由為致命,畢竟用戶很可能會因為傳輸失敗,而不斷重複執行操作,進而損耗 SSD 的寫入次數。
日本網友 @Necoru_cat 也針對 10 多款的 SSD 進行相關測試,分別以 92 GB 的《電馭叛客 2077》遊戲資料、由 150 部影片組合成的 64 GB 壓縮檔、64 GB 壓縮檔原地解壓縮,來測試那些硬碟可能發生問題。
從結果來看,多數 SSD 都能通過《電馭叛客 2077》資料夾轉移測試,意味短時間大量傳輸小型檔案不容易發生問題,但換到 64 GB 的壓縮檔時,開始有硬碟發生錯誤,不過重啟之後便恢復正常,只有一款在最後的解壓縮測試中,出現重開也無法被系統讀取到的狀況。
若依照每款 SSD 所採用的控制器與設計方案,PHISON 的控制晶片貌似中招機率較高,但這可能也與 PHISON 有著最高 SSD 控制器市占率有關,因為像是 Western Digital 雖是採用自家方案,也同樣會出現異常。其次,SSD 若沒有獨立的 DRAM 快取,發生問題的機率似乎也會比較高。
Neowin 後續向 PHISON 進行詢問,對方回覆已經注意到近期更新可能產生的問題,正在與合作夥伴進行相關的排查與驗證中,會盡快向可能受到影響的產品提供更新和建議,讓廠商們能夠進行適合的支援與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