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騎士:絲綢之歌》開發多年為何保持沉默?Team Cherry:不想煩到玩家

youtu.be-6XGeJwsUP9c

 

澳洲獨立工作室 Team Cherry 開發的《空洞騎士:絲綢之歌》(Hollow Knight: Silksong)歷經數年終於確定在 9 月 4 日正式發售,至於團隊為何「沉默」如此之久?兩位創辦人 Ari Gibson 與 William Pellen 接受彭博社遊戲記者 Jason Schreier 專訪時給出了答案。

 

《絲綢之歌》自 2019 年公布,玩家能操控前作聖巢遺跡的公主兼守護者大黃蜂,獨身在陌生的幽靈王國展開冒險,從底層一路向上攀至巔峰,途中經過多樣化的環境,透過其獨特的絲綢能力和雜技動作,對付超過 150 種不同類型的敵人。

 

但本作自亮相後一直處於「消失」的狀態,在各大遊戲展上不見蹤影、Team Cherry 社群平台鮮少更新,僅偶爾透過 Discord 留下一句「還在做」。

 

2025-08-22_135843

 

開發進度為何拖延多年?「因為我們玩得太開心了」

 

Gibson 坦言,《絲綢之歌》從未遇到卡關或開發停滯的狀況,「它一直在穩定前進,只是我們是個小團隊,遊戲製作本來就需要很長時間。」

 

不僅如此,隨著開發的過程,他們不斷增加新的怪物、新的地區、新的任務系統,甚至設計了多個小鎮,結果「一轉眼就過了六、七年」。

 

「我們真的玩得很開心。」Gibson 笑說,「整個專案對我們來說就是創意的載體,能把腦中奇怪或有趣的點子快速變成遊戲的一部分,這實在太滿足了。」

 

Pellen 也補充「我們總是在做新的東西、新的物品、新的地區、新的 Boss。若不是為了收尾並完成遊戲,我們大概會做一輩子。」

 

甚至到某個階段,Gibson 意識到自己必須停下來,「因為我畫的每一個設計都會變成遊戲的一部分。如果我不停筆,這遊戲可能要再做 15 年才能完工。」

 

為何選擇長期沈默?「因為我們不想煩到玩家」

 

遊戲新作在上市前通常會歷經冗長的宣傳發售期,3A 大作甚至會透過各種噱頭預熱,Team Cherry 為何不像其他開發商頻繁更新進度,都是媒體跟社群自己在炒熱話題?

 

Gibson 表示,團隊在投入《絲綢之歌》初期,很快就發現他們能說的僅是「我們還在做」,重複說詞反而會讓玩家感到厭煩。

 

「我們覺得不斷發表這種更新只會讓人反感,與其頻繁跳通知,不如真的專心把遊戲做好。」Pellen 補充,其實一開始他們只打算「安靜一兩年,然後遊戲推出」,結果沒想到沉默一時拖成了數年。

 

Team Cherry 寡言的決定曾在網路誕生許多遊戲迷因與戲謔(如各種小丑紅鼻與彩色假髮圖、玩家戲稱要舉行儀式換取新消息、其他開發者拿自己遊戲當祭品),但 Gibson 認為,龐大且熱情的社群反而成為最好的宣傳,「玩家自己建立起獨特又有趣的社群文化,這其實比我們多說什麼更有效。」

 

 

與許多遊戲開發團隊不一樣,Team Cherry 僅有三人,但他們自認幸運,因為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方式。

 

「我們有一種特別享受的開發方式,靈感能很快轉化成實際的遊戲內容。雖然進度拖長了,我們並不覺得痛苦,反而是『讓我們再加點新點子吧』的愉快循環。」

 

Pellen 還開玩笑表示,有時團隊甚至覺得,等遊戲如期上市反而「破壞了玩家社群的樂趣」。至於未來,Gibson 透露團隊已經有後續的企劃,計畫相當雄心勃勃,希望能逐一實現。

 

從專訪內容來看,Team Cherry 並沒有內部爭執或重大危機,《絲綢之歌》的漫長等待,單純是開發團隊在過程樂在其中,不斷擴充規模與內容,或許這也是他們選擇沈默的原因,以作品本身給出最終答案。

 

推薦電競新聞

繼續閱讀
Source 《空洞騎士:絲綢之歌》開發多年為何保持沉默?Team Cherry:不想煩到玩家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73717/why-did-team-cherrys-devs-stay-so-quiet-about-hollow-knight-silksong……